文理学校获多项深圳市教学实验殊荣,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

读特新闻记者 夏宛莹
2024-12-17 10:33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近日,在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展开的系列遴选中,文理学校获选为深圳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验学校、深圳市义务教育学科项目式学习实验学校,中学数学组获选为深圳市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科组。

近日,在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系列遴选中,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学校(以下简称“文理学校”)凭借卓越的教育理念和显著的改革成果,一举获得深圳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验学校、深圳市义务教育学科项目式学习实验学校称号,其中学数学组也被遴选为深圳市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科组。

文理学校被遴选为深圳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验学校

在“跨界·融合”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对课程进行系统化分析与重构,创设了以文理融通、面向未来为基础,涵盖“三维-五育-六素养”的特色“融·创”3.0课程体系。此课程通过学科纵向垂直贯通与横向水平融合,向学生提供知识学习需求、能力发展需求和品格塑造需求的知识图谱,培养“全面发展的思考者、学习者和沟通者——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中华儿女”。

学校致力于优化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学校通过构建“大沙河”课程等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推广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自制油田抽油机”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协作、规划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数字化教学的推进,包括资源平台的搭建和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途径,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准评价。学校也通过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改革培训模式、教研模式,真正满足教师发展所需。学校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利用智能技术提高评价效率,注重过程性和增值性评价,实现了评价方式的优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未来,文理学校将以“资源-平台-队伍-交流”为建设抓手,探索开放性与融合性特征,催生新的办学增长点和学生培养模式。

学校将依托“拓展一众资源”“打造一个平台”“建设一支队伍”“实现一种交流”打造“融·创”科学教育的特色项目。同时,学校已经完成了基础数字化环境的建设,接下来将充分应用数字技术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通过构建数字赋能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促进教学更好地适应知识创新、素养形成等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教研、家校社共育,从数据治教、数据治校、数据治学三个维度创建未来学校智慧教育。

文理学校被遴选为深圳市义务教育学科项目式学习实验学校

文理学校将以初中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地理组、信息组为试点,开展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

语文学科组致力于将“活动·探究”单元与项目化学习理念相结合,以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目标是通过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极倾听、阅读、观察,并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组致力于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常态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常态的周末主题作业与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再到反思总结,实现深度学习。

英语学科组结合新教材教学实践,根据学生需求,设计分组阅读项目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英语学科组通过模联课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全球责任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国际视野和参与全球事务的能力。同时以模拟联合国活动为抓手,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地理学科组致力于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法,研究新教材,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地理学科组将从新教材的几个关键点开启地理学科的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空间观念、地理实践能力、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信息学科组基于新课标、新教材对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系统化设计以及“三个关联”的要求,即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学段纵向衔接,选择以“物联网应用与实践”为内容,以“校园农场”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构建项目式学习框架。

文理学校中学数学组被遴选为深圳市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科组

作为广东省初中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深圳)的基地学校,文理学校初中数学组秉承着教育创新精神,致力于提升数学教育的质量。学校数学组由11名资深教师组成,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生6人,形成了一个结构优化、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

在“依托集团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跨界学科融合、提升学科素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数学组积极探索与构建高质量的初中数学发展体系。袁朝川副校长作为科组的领军人物,不仅是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的名师培养对象,也是深圳市的优秀教师,引领着团队在教学与科研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数学组专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重于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塑造。通过集体备课、持续学习等手段,数学组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追求“提质增效”。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数学组设计了三个年级特色的数学课程架构,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并与线上教学平台合作,打造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校本课程。此外,数学组还通过举办“数学文化节”“最强大脑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组秉承开放的发展理念,积极引入外部专家资源,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在规划上,数学组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动力,打造“素养课堂”的文理初中数学模式,即“三学”课堂教学新样态和基于生长数学的 “三然”数学课堂,通过广泛多平台的教研活动、提升培训质量、加强科研工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持续的支持。

文理学校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资源,强化队伍建设,确保经费投入,为实现数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夏宛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