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圳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会上,深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清介绍了深圳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实践,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区长左金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徐小平分别从深化医改的典型经验、推进医疗服务跨境衔接和提升医疗服务国际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5年投入卫生健康财政经费1805.7亿元
深圳持续深化医疗改革
发布会上,深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清提到,“十四五”以来,深圳累计投入卫生健康财政经费1805.7亿元,年均增长11.0%。
深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清。
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路径,深圳率先取消药品加成,节约采购金额140个亿;调整了近5000项医疗服务价格,2023年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到34.4%。推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付费的病例占比达到99%以上。
此外,深圳建立“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的公立医院投入保障机制,在全面落实政府六项基本投入责任的基础上,加大对公立医院基本运营、科研、教学、人才引育投入力度。2023年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比达到27.4%,全市公立医院均实现无负债运营。
群众满不满意是检验改革成不成功的重要标准。陈清提到,深圳从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三个方面入手,持续深化医疗改革。2023年,深圳全市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市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16.2%,群众就医负担大大减轻。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强化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扩容下沉,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也在逐步增强。目前,深圳已建成“15分钟社康圈”,社康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39.3%,84.7%高血压、76.9%糖尿病患者在社康机构就诊。
此外,深圳还着力补齐原特区外医疗资源短板,布局肿瘤、心血管、康复、精神、神经等专科资源。一方面,组建21家基层医疗集团,将所有社康机构交由区属综合医院举办和管理,实现社康机构网格化布局、规范化管理、便民化服务。“十四五”以来,整个深圳新增了社康机构195家,达到970家,实现了每个区至少有一家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最少有一家社康机构。目前,全市有1100余万参保人绑定在基层医疗集团来首诊。
让居民在“家门口”看好病
罗湖医改有了新成效
作为深化医改的典型经验,“罗湖医改”始于2015年。发布会上,左金平介绍,为了让群众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罗湖区从强化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强化社康机构能力建设,优化强基层引导机制,持续深化医疗改革成果。2017-2023年,罗湖区社康机构平均业务用房面积由844平方米增加至1081平方米,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的全科医生从2.1名提高到7.2名,社康诊疗量占集团总诊疗量的比例从39.9%上升到62.4%。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区长左金平。
为落实健康优先战略,促进社会共治、实现基层健康治理,罗湖区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实施健康罗湖行动计划,做好医防融合以及医教、医养结合。其中,在医防融合方面,罗湖区牵头成立了109个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投入专项资金在社区建设健康自测小屋、网格化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街道社康中心挂牌街道疾控中心,打造一支居民健康促进员队伍。2023年,罗湖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50.9%。
在医教结合方面,罗湖区实行市区联动,组建医防融合小组在社康机构培训、带教、坐诊等,提高社康机构防病能力。同时,成立罗湖家庭医生呼叫中心,对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进行全流程、全天候管理。 在医教结合方面,罗湖区强化教卫联动,推动社康进校园、学生体检进社康,推进健康校园建设。2022年,罗湖区监测点学校学生近视率同比下降6.3%。
在优化医养结合方面,罗湖区推动卫健与民政联动,探索将老年病医院和社康建进养老机构,实现家庭病床与居家养老床位“两床合一”,为辖区有需求的老人免费安装防跌倒扶手。探索建设智慧家庭病床,实时监测患者健康状况,提供远程诊疗、在线咨询等服务。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慢性病和常见病治疗和管理下沉到社康,为保障居民用药需求,罗湖区还率先建立医院集团总药师制度,通过整合资源成立“药学中心”,实现药品联动管理,重心下沉,使居民在社康能享受到和三甲医院相同的用药服务。
以公益性为导向
探索深港医疗合作新模式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圳在打造大湾区医疗卫生高地和推进医疗服务跨境衔接上同步发力,深港医疗合作日益紧密。发布会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徐小平介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作为深港医疗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深化医改的“试验田”,正发挥体制机制创新优势,持续探索具有深港融合特色、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路径。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徐小平。
一方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通过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设立“病人紧急援助基金”、设立全科门诊、实行打包收费等方式,保障公平公益办医,2023年医院医疗服务性收入超过37%。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以固定薪酬为主,对收受红包、回扣等行为“零容忍”,2023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4.5%,药占比下降到19.0%。
为促进医患互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专门设置病人关系科,制定《病人约章》,对医闹、医暴“零容忍”,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为所有医生购买医疗责任险,充分保障患者和医院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医疗方面,作为内地首家香港医疗服务费用异地结算单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实施香港“长者医疗券”计划和“病人先导计划”,已累计服务港籍患者16.7万人次。同时,率先探索救护车跨境通行、人员签证与跨境执业等规则贯通。
在药械方面,作为全国首家“港澳药械通”试点医疗机构,截至目前,医院已获批使用27种进口药品、17种进口医疗器械,累计使用超5000人次。试点经验已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个地市45家指定医疗机构。
为促进人才互联互通,该院建立香港医师与内地高级职称评审接轨的认定机制,37名港籍名医获评正高职称,实现在岗位聘用、科研立项、学科建设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此外,该院还成立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在临床肿瘤等7个专科开展试点,遴选9家医院37个专培基地。目前,已有121名学员入培。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徐雅乔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AI世界你来“创”# 12月24日,“AI画深圳”优秀作品展览拉开帷幕,“创”造师们利用AI工具呈现出了他们眼中深圳的未来模样,在AI浪潮下的你是否展开了对于未来世界的天马行空呢?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了什么便民奇思或者让世界更简单的妙想呢?欢迎来鹏友圈分享今年你最得意的“创”世界吧! 【本期话题】#AI世界你来“创”#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2025年1月12日 【参与方式】带话题 #AI世界你来“创”# 分享你的创意未来世界构想,即可参加。 【兑换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会在参与活动的动态中挑选10条优质动态获得本期奖励。
深圳的“美拉德季”来啦!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深圳各大公园的落羽杉悄然换装,焦糖色晕染,为这座常绿的城市带来“季节限定”的美拉德色彩。快来参与话题,用镜头记录下深圳的“美拉德季”! 【本期话题】#解锁深圳“美拉德”季# 【活动时间】即日起——12月31日 【参与方式】带话题发布动态,每发布一条相关动态可获得读特100积分。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4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⑤入围稿件可以参与年底的“读特小记者”年度评奖,可能获得年度大奖
【2024深圳暖心一刻短视频大赛启动,万元奖品等你参“晒”!】 用镜头发现善举,用行动传递温暖。 即日起,深圳报业集团旗下全媒体平台联动发起“2024深圳䁔心一刻短视频大赛”,面向全网征集发生在深圳的美好片段、暖心瞬间。一经选用,将有机会获得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丰厚奖品! 【活动时间】 征集阶段:11月22日至12月19日 网络投票:12月20日至12月30日 【征集要求】 征集主题:2024深圳暖心一刻,每一个平凡善举、每一段闪光故事,都值得被记录; 征集形式:3分钟以内短视频,可以是随手拍摄的视频素材,也可以是精心剪辑的视频成片,需配上100-300字描述,介绍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信息。 【投稿方式】 参与鹏友圈话题#2024深圳䁔心一刻#投稿 【参赛奖励】 一等奖 vivo WATCH GT eSIM版 二等奖vivo TWS 4 真无线耳机 三等奖 vivo 44w 闪充移动电源 优秀奖 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注意事项】 1. 请确保内容真实,杜绝摆拍、杜撰,不得使用AI生成图片和视频; 2. 请保证视频素材、成片不得侵犯第三方权益。
养宠如养花!精心呵护后宠物的变化能有多大?日前,深圳宝安喵多多救助站的流浪猫“大包子”就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期待中,找到了温暖的新家,成了“百宠回家计划”的首位“优秀毕业生”,它也从救助站的“小醋精”变成了新家的“包少爷”! 带话题#宠物大爆改#,上传宠物到家前后对比照,记录它的蜕变,让世界见证这场爱的爆改工程!用你的行动证明:爱可以疯长出血肉。 百宠回家计划火爆进行中,还有很多毛孩子正在等待一个温暖的家,快来看看有没有一眼心动的小可爱吧: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petGoHome/index?trace_id=122683768360143 【本期话题】宠物大爆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 【活动时间】即日起——11月30日 【参与方式】带话题分享宠物到家前后对比照,参与即可获得读特100积分。 【兑换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在15个工作日内将积分充值到您的读特账户,请注意及时查收~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