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至15日,香港话剧团《天下第一楼》2024全新复排版本即将于深圳滨海艺术中心首演。作为本轮演出全国巡演的首站,也作为深圳滨海艺术中心2024“艺述”湾区演出季的闭幕大戏,《天下第一楼》正在进行为期一周的紧张合成。12月9日,该剧剧组于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举行了主创主演见面会。导演司徒慧焯、金马奖影帝谢君豪,以及诸多香港话剧团麾下的重量级艺术家聚首一堂,共话台前幕后故事。
香港班底重新演绎京味原作,首演三十余年以来首次“加戏”
话剧《天下第一楼》由我国著名编剧何冀平创作,于1988年首演,曾获文化部戏剧最高荣誉“文华奖”和中国戏剧文学“曹禺奖”等多项大奖,与《茶馆》《雷雨》同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戏宝,至今已上演超过六百场,成为超越时代的经典作品。故事讲述了百年饭店“福聚德”以挂炉烤鸭驰名京城,以色香味驰名,一步步建立家业。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由路边摊到饭店新楼,“福聚德”见证一代代人的奋争不息,门内门外波谲云诡,时代更迭,“到底谁可创造命运,当家作主?”
2022年,香港话剧团将此京腔剧本整理为粤语版本,十场演出全部爆满,一票难求,随即于华语戏剧盛典夺得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及最佳男配角三大奖项。《天下第一楼》本轮演出继续由司徒慧焯以现代手法执导,由谢君豪任特邀主演,联同余翰廷、申伟强、黄慧慈、周志辉、刘守正、欧阳骏、陈永泉、高翰文、潘泰铭等演出。
导演司徒慧焯表示:“这个戏表面上说的是一个家族,故事情节集中在福聚德里的变迁,然而当挖掘得更深入,观众会感悟到于福聚德以外,存在着一个更大格局的世界,而福聚德正是世界的核心,象征着时代的流动。作为一位香港的导演,当我用我的眼睛去看这样一间北方烤鸭店的故事时,文化的碰撞已经发生了。南调回荡北腔,福聚德里,尽是人间的酸甜苦辣,欣喜、苦恼、愤怒、希望,又是不尽的人性。”
“好戏是不分地域和语言的,我希望通过我和主创主演的共同努力,把我们对于这出戏的解读呈现给大家。”司徒慧焯表示,相较于2022年版本,此版经历了较大改动,融入了全新视角,也实现了很多上一轮想要达到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实现的想法。“最终可以说呈现出了非常神奇的效果,很难用言语形容,期待观众们进场感受。”司徒慧焯说。
特邀主演谢君豪在剧中饰演“卢孟实”一角,他直言很享受在舞台上表演的过程,“演员可以不断地在复排和演出之中沉淀,并把个人的人生感悟融入其中,就像我演《天下第一楼》,22年和现在的状态、想法一定是不同的,虽然这个角色极具挑战性,但我觉得这个流动的诠释过程很过瘾”。
“本轮演出何冀平老师特意为卢孟实和洛英加了一场戏,这也是三十多年来《天下第一楼》首次‘加戏’,深圳观众将首度见证这一段。”谢君豪告诉记者,“这出戏也讲明了我们这轮演出对于卢孟实一角的定位:他并不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大管家,而更像一个见招拆招的过客,也揭示了剧中灵魂对联的题眼,究竟在这个茫茫人生之中‘谁是主人谁是客’,还请诸位观众自行感受。”谢君豪说。
以艺术为纽带,共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向心力
剧作家何冀平曾表示,作为一个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剧本,能够如此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30余年来长演不衰,充分体现了其优秀的文化韧性。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此次由其三大艺团之一的香港话剧团搬演,能让内地观众通过熟悉的作品了解香港文化,感受港风港味。
然而,如何在保留剧本原汁原味的同时,让粤语文化自然流露?这是本轮演出导演组与演员们共同探讨的一大要点。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刘守正表示,本轮演出虽然未改变台词,但在细微之处仍然做了调整,比如并不刻意让他所饰演的戏痴唐茂昌一角唱京剧,而是让粤语、粤剧的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让观众更关注戏而非语言,这也是《天下第一楼》港话版想要实现的一个目标。
“大湾区人才济济,是艺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大湾区的繁荣美好,也给香港带来了更多发展文化事业的机遇。深圳作为《天下第一楼》的巡演首站,也作为本届演出季的闭幕大戏,(香港话剧团)定必全力以赴,为湾区观众献上独一无二的舞台精品。”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方俊杰在此前访谈中说道。
据介绍,2022年起,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每年积极开展“艺述”湾区演出季,充分与粤港澳政府机构及名家名团等积极合作,牵头引进包括本次香港话剧团《天下第一楼》在内的多场次湾区优秀制作展演,提高三地观众的文化自信,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开展包括粤港澳戏剧面对面、剧院联盟青年演艺人才扶持计划、深港音乐剧创演工作坊等多项文化交流活动,激发湾区艺术青年的创造灵感,进一步丰富湾区的人文精神。
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