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大湾区港航物流发展论坛深圳举办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文/图
2024-12-09 15: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日前,由中国航务周刊、国际航贸物流平台(ISEA)主办,深圳海事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上海必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上海航运五十人发展研究中心、ISEA广东总会承办的第三届大湾区港航物流发展论坛在深圳召开。

本届大会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港航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打造立足大湾区的港航物流高端交流平台、海内外港航物流企业和机构对接大湾区战略的商务合作平台、港航物流携手合作典型成果的权威发布平台。

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表示,当前港航物流业主要面临来自地缘政治与供应链稳定性、低碳转型、数字化与技术创新等三方面挑战,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港航物流业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首先,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质优,强调引入高科技的工具实现产业发展。其次,新质生产力强调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拓展新的服务模式和业务领域。第三,新质生产力强调各领域人才结构,向高素质、高技术、高能力转变,由简单的‘人力’进阶为科技在行业应用的‘推力’。第四,新质生产力强调要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意味着要链式发展。”他希望各方树立港航物流业新质生产力人才标杆,加大对代表性技术人才的宣传。同时,对于港航物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圳应该充分发挥城市优势、行业积淀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带动周边地区,同走改革路,共建新格局。

中国航务周刊社长倪玮表示,当前港航物流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对挑战、紧抓机遇的核心,在于技术、转型、人才、合作四方面创新。他强调:“正是基于对于创新的共同需求,我们选择了在深圳召开大湾区港航物流发展论坛,并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探讨。面对各方新挑战,我们应着力推动行业技术迭代,提升竞争力;应全面寻求行业新的转型路径,以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港航物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要素;应打造产业命运共同体和更为开放的平台,创新同业、异业之间的合作模式。”

深圳海事局局长王建华介绍了深圳海事局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安全的港口、通达效率最高的港口、营商环境最优的港口,未来,深圳海事局还将进一步全力推进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全面深化海事数字化智能化改革、切实服务港航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提升海事国际化合作能力。

本届论坛上,还举行了“中国物流业ESG系列标准课题组”首批成员(企业)单位授牌仪式,首批成员包括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山东远洋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锦江航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外,还举办了“2024港航物流业新质生产力推荐案例”“2024港航物流助力大湾区发展优秀案例”发布仪式。其中,中远海特、中远海控、工银金租、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外运集运、天津港信息技术、天津港集码、中理检验、锦江航运、上海集享运等项目案例,入选“2024港航物流业新质生产力推荐案例”;五洲航运、外运集运、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等项目案例,入选“2024港航物流助力大湾区发展优秀案例”。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