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九零后”创新团队国赛获奖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彭溢
2024-12-09 10:02
摘要

这个“九零后”创新团队国赛获奖

这个创新团队成员均为“九零后”,他们历经挑战与磨砺,不断探索创新方法、创新工具,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成长为企业青年技术骨干。他们来自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

创新无限团队参加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合影

“收获这份荣誉,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感激之情,回顾整个参赛过程,我们遇到过无数次的困难与挑战,特别感谢黑龙江省科协组织企业创新方法专家举办的集中培训指导,使我们的项目无论在展现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更加完善,同时也开拓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创新无限团队骨干成员白晶说。

创新团队在研讨

“在‘双碳’政策引领下,我国正大力发展水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在抽水蓄能领域,300MW等级、428.6r/min抽蓄机组水力性能优异,应用最多,但其中的7对极发电电动机存在整体性能不佳的问题。”白晶介绍。针对这一问题,团队利用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完成了此次参赛项目“提高大容量7对极发电电动机性能研究”。

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最常用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具有效率高、容量大、储能周期不受限制等优点,在能源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正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亟需对抽水蓄能技术进行提升,研制技术领先、国际竞争力强的主机装备。而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央企,对抽蓄电机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与制造实力。

电站试验

“研究中我们发现,制约300MW等级7对极发电电动机性能不佳的因素在于,容量、转速、电压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为采用4支路绕组技术。”团队骨干成员连厚宇介绍,“该技术为国外所掌握,国内尚处于空白状态,为了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团队结合当前7对极发电电动机运行情况,深挖其电磁结构设计特点,结合TRIZ等创新方法理论,并借助当前的设计软件不断搭建绕组模型,解决其中存在的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对多方案不断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方向,再借助超算手段,最终成功研制出具有非常规4支路抽水蓄能电机。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不同定子槽数与极数的新型绕组理论,还获得了3项发明专利授权。”

项目成果应用于电站

团队研究成果通过了中国水力发电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席科学家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分数极路比的设计理论与规则、4支路完全对称分数极路比绕组接线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项目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黑龙江荒沟及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共10台机组于2023年底全部投产发电。其中,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被誉为“一座拉动200亿产值的‘巨型蓄电池’”,其投产将有力保障东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东北地区新能源消纳。项目技术还推广应用于南宁、衢江、石台等地的13座抽蓄电站,共52台机组,装机总规模1580万千瓦,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绿色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作者:彭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