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雪记|人文天地·南海潮

李远芳
2024-12-06 10:10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北风吹来,大半个中国银装素裹。居于中国南端的人们,难以观赏到白雪之美,因此对它有着深切的渴望。一到冬天,广东游客便如反向飞行的候鸟,往北赶雪去。

作为“赶雪客”的一员,闻得冷空气南下的天气预报,我便准备启程。为了增大赶成雪的概率,地点自然挑在气温较低的山上。上班族时间紧凑,离广东较近且高铁直达的江西庐山便成为首选。

在高铁上欣赏四小时沿途风景后,便抵达庐山站。初入景区,山脚的树林尚是苍翠的颜色。乘坐旅游大巴蜿蜒向上,行至半山,就望见一片白茫茫的雾凇了。越往上,雾越浓。天色阴沉,雾气朦胧,似乎酝酿着“晚来天欲雪”的气息。我在山间民宿落了脚,与其他住客闲聊,发现他们大多也来自闽粤,皆怀着与我相同的目的而来。

半夜,被一阵欢呼声惊醒,下雪啦!来到屋外,借着路灯柔和的光芒,只见散絮飘飞,纷纷扬扬。有人盯着袖子上的雪花,似乎难以置信:“真是六个瓣的呀。”有人手舞足蹈,大呼:“赶上了!”人们沐浴着夜雪,全然忘却了寒冷,迟迟不愿回屋。

清晨推开门,以为自己坠入了童话世界里。大地堆满厚厚的“白砂糖”,踩在上面绵绵软软、吱吱咯咯。孩子们在雪地上打滚,红色外衣上残留着冰粒,让他们看起来像一个个蘸过糖的山楂。大人们也变作孩子,奔入雪的怀抱,堆雪人、打雪仗。树木顶着奶油大帽子,成了一支支插在雪地上的冰淇淋。伸手摸一摸枝头的积雪,细细腻腻、冰冰凉凉。而天空,或许嫌庐山还不够甜,不时撒下一把糖。

离开民宿,步入山林,又仿佛走进一卷绵延的中国画中。山上的苍松如长者一般,被霜雪染白了髯发,仍从容地伫立着。花径此刻虽无桃花盛开,却仍是名副其实的“花径”——丛丛白花展现出别样的风姿。

在如此琉璃仙境中,竟还隐匿着牯岭镇这处烟火人间。游览倦了,可来此果腹。在高低错落的店铺里,能品尝到各种地道美食。最有名的,莫过于庐山三石——栖于阴涧湿穴的石鸡、游于飞瀑深潭的石鱼、附于悬崖峭壁的石耳。三石得了庐山山水的润养,无一不鲜嫩甘美。而江西米粉,也吸足了赣鄱大地的灵气,或炒或拌,皆米香浓郁、爽滑可口。窗外雪花飘飘,店内热气腾腾。等小憩后,又带着暖烘烘的身子,继续冰雪之旅。

不知不觉,已近黄昏,不得不下山踏上归程。望着车窗外逐渐稀疏的白色,恍如从一场美梦中醒来,意犹未尽。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李远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