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街道:深化“代表+网格”方案,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通讯员:梁翠 陈皝 时金广
2024-12-05 21: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现在居民们路过不再胆战心惊了,都在为新修好的围墙点赞!”近期,坪山区坪山街道新和社区金域东郡物业负责人向新和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赠送了一面锦旗,感谢区人大代表推动化解了金域东郡小区东侧围墙严重开裂而造成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据了解,从去年7月起,坪山街道结合街道党建引领综合网格改革和街道实际,制定“代表+网格”工作方案,构建了“1+5+23”组织架构体系,即以人大街道工委为部署中心,以5个人大社区联络站为治理核心,以23个综合网格治理组为基层治理底座,构建人大代表进网格组织架构体系。今年以来,坪山街道持续推进人大代表进网格体系,积极引导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参与推进街道综合治理精细化、法治化、智慧化建设,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高质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坪山模式”。

需要修缮的金域东郡小区围墙位于新和北综合网格治理组。入驻该综合网格治理组的人大代表李佳媛在日常走访网格时,收到居民们的反映:小区围墙开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影响居民出行。李代表随即向新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情况,并联合新和北综合网格治理组多次开展“代表议事会”,协调区城管、街道、物业、业委会等相关单位现场调研,商讨措施并全程督办,最终该小区的围墙于今年10月底完成修复。

“把网格看成一个家,网格的事就是家事”,李佳媛代表表示,根据坪山街道人大代表进网格工作模式,每一位代表都有所负责的网格,有了重点关注的区域,便于集中精力深入网格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提升履职能效和积极性。

今年以来,坪山街道将辖区各代表分别编入到23个网格,对网格内的企业、学校、物业小区和居民小组等进行走访,全方位收集民情、民意,推动人大代表工作网络与基层网格治理“双网”融合,助推多件民生问题的解决:入驻六联社区洋母帐综合网格治理组的人大代表帮助解决日新小学门口路灯一直未启用的问题,保障学校师生们的安全出行;坪山社区东门综合网格治理组的人大代表协调解决中兴东老屋片区内涝排水问题,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开展调研,避免雨季洪涝;六和社区人大代表在代表议事会上了解到宝山工业园区路灯不亮问题后,迅速落实监督职责,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加快推动路灯维修,让员工不再“摸黑走夜路”……这些都是坪山街道“代表+网格”工作模式的一个缩影。

坪山街道党政和人大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人大坪山街道工委通过“代表+网格”工作模式,聚焦“百千万”工程、征地拆迁等重点,走访企业50余家,走访了辖区所有学校,走访小区物业及居民群众超100人次,收集社情民意400余条,推动解决问题380余件,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未来,人大坪山街道工委将持续加强和改进基层人大工作,通过人大代表进网格工作机制,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汇集人民群众智慧,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助推街道基层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通讯员:梁翠 陈皝 时金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