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 | 田奇:从“AI赋能科学”到“科学助力AI”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2024-12-05 15:46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科创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2月5日,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启幕,在主论坛演讲环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为终端 BG 首席科学家田奇以AI人工智能为主题,深度剖析AI前沿动态,探讨行业发展方向。

田奇以华为 AI 模型实践切入,直击大模型发展痛点。他指出,大模型虽发展迅猛,但技术攻坚艰难。“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如训练千亿模型需海量千卡算力、千万美元资金,数据筹备亦很棘手,高质量数据收集处理十分复杂。”田奇称,AI模型训练周期长、成本高,推理阶段开销更达训练数倍,顶尖人才稀缺、运营强度大,致技术突破艰难、行业竞争白热化。

随后,田奇对华为 AI 布局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据悉,目前智慧港口、交通、能源等多行业核心业务借 AI 优化升级,盈利攀高、效能跃升。他以华为的盘古气象模型举例,该模型借欧洲气象数据,其以视觉技术革新预报模式,变气象要素预测为节点预测,训练高效模型。田奇称,经欧洲气象中心严格测试,盘古气象模型对比传统预报,误差显著降低、精度大幅跃升,且全球用户可在官网调用。“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后,盘古气象模型在台风路径预测展现出其卓越性能,成果更是登上顶尖杂志,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这不仅为全球气象预报注入强心剂,也为防灾减灾筑牢根基。”田奇说。

现场,田奇展示了华为最新的AI成果。据悉,为拓展 AI 前沿边界,华为在终端场景创新聚焦“1+8+N”战略,端边云协同赋能手机、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出行娱乐,智能体开发催生图像视频创意变革。单图生成动画可设轨迹,语音驱图生动表意,3D 资产构建迅速且质优,单卡短时创 3D 场景,支持多轮创意编辑,重塑视觉创作流程,为用户筑沉浸式交互新境。

展望 AI 征途,田奇强调端侧应用为关键。“大模型应深入生活,降本增效、优化体验、催生交互革新。”田奇表示,目前AI行业的发展挑战犹存——B 端需融合数据设备、C 端应解付费难题,适配优化、降耗保畅为突破方向。纵观AI 变革浪潮中,数据挖掘、知识创新、范式转型、安全保障成核心课题,新机制、新范式呼之欲出,筑牢安全防线迫在眉睫。

田奇还在演讲中呼吁重视人才培育。他表示,我国人才潜力深厚,但目前缺发展平台、良师指引与优渥培养模式。应构建宽松环境、给予试错空间助力前沿探索,激发创新活力。“若施精准扶持,我相信即便本科生也能做出颠覆性的成果。”最后,田奇寄语道,未来凭各界合力、人才涌流,我国科研有望与国际前沿并驾齐驱,催生诺奖级突破,AI 创新必将澎湃成推动经济社会跃迁的核心动能。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