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实施以来,效果如何?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成立工作专班,坚持执法检查和调查研究相结合,找出影响法规实施、制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痛点”“堵点”,助力深圳加速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用AI打造新质生产力强引擎。
结合深圳实际,调研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提出打造一批全国标杆应用场景、试点人工智能“监管沙盒”、探索“算力飞地”发展模式、开展基础大模型攻关等一系列产业发展“金点子”。
成效: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前列,并逐步形成覆盖硬件制造、软件技术、终端产业等环节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去年全市人工智能企业超过2200家,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
今年,人工智能升格成为全市“20+8”产业集群中的独立集群,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深圳AI发明专利申请量以1905件的成绩稳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深圳企业贡献了90%以上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我市还组织实施技术攻关专项,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布局一批人工智能相关项目,绝大部分由创新联合体联合承担。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深圳各级研究平台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吸引了高文、沈向洋、罗智泉等一批高端创新人才集聚。我市还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10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专业,2023届本硕博毕业生达6800多人。
建议一:
鼓励人工智能新产品在深圳“首发首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执法检查组也了解到当前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我市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底层算法和核心零部件仍受制于人。
为此,报告建议,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扶持计划,重点支持分布式高效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新型基础研究架构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创新产品推广,引导鼓励各类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在深“首发首秀”,支持在城市地标性区域建立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展示体验中心,不断放大人工智能产品的赋能应用。
建议二:
支持基于行业大模型的场景创新
目前我市已累计发布73个“城市+AI”应用场景。执法检查发现,部分应用场景仍处于落地探索阶段。特别是工业领域应用场景偏少,企业智能化转型动力有待增强。报告建议发挥深圳“工业第一城”优势,加大对 “AI+制造”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无人工厂,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随伴着ChatGPT的火爆,AI大模型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执法检查中,业内专家认为,深圳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坚实的产业基础、强大的资本实力,为大模型应用场景快速落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报告建议,强化政府引导,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开展基础大模型攻关。支持基于行业大模型的场景创新,率先以电子、汽车、医药等领域为切入口,面向行业核心共性问题,按应用场景总结制造经验,建立场景解决方案资源池,提高大模型基础能力和适配性。
建议三:
积极探索“算力飞地”模式
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执法检查发现,由于供需信息不对称,我市在算力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报告建议,以算力供给为重点,启动“鹏城云脑Ш”建设,支持各区、前海、河套等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布局智算中心,积极探索“算力飞地”模式。全面梳理盘点全市算力资源,加快启动建设算力统筹调度平台,明确算力供给规模、软硬件服务要求、供给技术标准和支持措施,实现全市公共算力资源统一管理、协同调度与弹性分配。
人工智能在给发展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风险挑战。监管沙盒是探索人工智能可控发展的创新手段,通过设立限定性条件,以真实用户为对象进行深度测试,降低监管不确定性。报告建议,在前海、河套探索试点人工智能“监管沙盒”,允许前海、河套探索建立数据跨境双向流动机制,使用符合国际先进产品标准或者规范的低风险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努力营造包容、审慎、稳定、透明的行业发展和监管环境。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1温度记丨“桦加沙”叠加冷空气或堪比“山竹”!深圳明日夜间起将迎风雨最强时段
2最新消息!大小梅沙、中英街等临时关闭,列车停运,轮船停航|滚动更新
3“风王”已升至17级,广东多地下周或停工停课!台风“桦加沙”逼近,请收好这份超全防范指南
4始祖鸟陷口碑下滑境地,消费者称千元鞋子不到一个月就坏
5台风“桦加沙”风险对标“山竹”,深圳全市台风预警生效
6打造航天科普新地标!深圳太空馆将于月底开放
7从“一包难求”到早餐上新!深圳报业食堂便民服务再升级
8黑心棉,能上A类标?你买的“四件套”,有坑!
962米/秒,17级以上!台风“桦加沙”已经“强到爆表”
10至少备3天应急物资!超强台风“桦加沙”体型超整个广东省
IN视频
鹏友圈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图片动态】
炒面线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