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看“中国式现代化”|邹明春:把“美丽健康”的旗帜作为“外交工具”举向世界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严俊伟
2024-12-03 20: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田间地头搞不好,吃都吃不健康,何谈其他的健康?”农工党中央乡村振兴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美丽中国健康中国论坛秘书处秘书长、北京市社会发展与环境健康研究会会长邹明春在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上表示。看“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或可为一道窗口。这项全民共建共享的事业,深入中国城乡、社区、家庭的寸寸肌理。

邹明春介绍,农工党从2018年开始,进行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理论探索。“我们认为,水、土、气与社区、乡村、城市、家庭等方面的质量,是推动和实现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和保障。我们可以由衣食住行开始,做一切以人为本的事情。”他指出,光提口号是没有用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当理论体系出台,第一要务便是实践,从“田间地头种菜”这种很微小的事情做起。

他透露,一项“美丽健康农场”实践成果即将发布。在北京大兴,通过创新技术无土栽培的蔬菜、农作物,经权威检测,200多个指标都是零污染的。这种大规模的上千亩地种植,“成本可能就和现在市场上买的菜差不多”。其愿景,指向未来“全国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美丽健康农场’,这样老百姓们就都能吃到廉价的、健康的蔬菜和农产品。”

“所谓美丽中国,是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中国,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人人得其乐的大同中国;其不仅是指山青、水碧、天蓝、土净、空气清新,还应包括社会和谐、家庭和美、心灵和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邹明春提到,“所谓健康中国,是全民享有健康生活、健康服务与健康环境的中国,是国民健康素质和健康生活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其不仅是指强身健体、祛病除疾、救死扶伤,还要强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以及我们每个人心理的健康。”

在邹明春看来,美丽健康理论体系非为简单地理解为“环境和身体本身”,而是涉及方方面面,能够衍生到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甚至外交的健康发展。他透露,当前正在探讨推进国际性美丽健康组织的建设,为建设美丽健康的世界作出中国贡献。“美丽、健康,是世界各国的人民都需要的,哪国人民都不会排斥,应当作为一个‘外交工具’,把美丽、健康这个旗帜举向世界。”他表示,这是一个“重拳”,也是一手“好棋”,广东应该作为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先行省,因为“它在民间是非常有基础的”。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严俊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