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有人在“卖”红桃粿,看图片,粉扑扑的,甚是好看。想想我也有大半年没吃过红桃粿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思念一下子被勾起来,随即买了一单。
恰逢周末,收到了心心念念的红桃粿,迫不及待地把红桃粿放到蒸锅上。以前在家吃红桃粿的时候,母亲总是先把红桃粿蒸透,再放入平底锅里煎至两面金黄酥脆,扑鼻的香气往往让人食指大动,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难免引起母亲一阵温柔地嗔怪。
我按照记忆里的步骤煎好红桃粿,咬上一口,却不是记忆里的味道,这买的红桃粿与母亲亲手做的,终究还是差点什么。
在我们潮汕地区,“粿”文化源远流长。红桃粿因外形似寿桃,有长寿、吉祥、兴旺的寓意,是时年八节拜神祭祖的“主角”。母亲做红桃粿比较讲究,必须是本地农家自己种的白番薯,去皮蒸熟,加入木薯粉,再添加极少量的红曲粉,在专用的“粿钵”里,把所有材料混合揉成颜色均匀、软硬适中的面团。红桃粿的馅料很丰富,通常以糯米饭为主料,再配上虾米、花生碎、香菇、芹菜粒等。也有做成甜口的红桃粿,自是另一番风味。母亲做的红桃粿,粿皮很薄,吹弹可破,口感软糯弹牙,香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母亲一边做粿,一边和我们絮谈她们小时候的光景,情到深处总会感叹:“庆幸你们赶上了好日子呀!”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祖辈父辈的那种艰苦岁月,但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深刻烙印,却让我们深深心疼。我们深知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品尝到的生活的“甜”,是几代人辛苦“熬制”出来的,我们应当加倍珍惜!
眼前的这红桃粿,我终于明白它与母亲亲手做的差了什么。它们是生产线上批量生产的,没有母亲用心揉捏过的劲道,没有母亲指尖触摸过的温度,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没有母亲融进去的“故事”和忆苦思甜的心情。母亲亲手做的红桃粿是有“灵魂”的,一口咬下去,就能尝到家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无论身处何方,我的心都与母亲紧紧相连,也与饱含温情的红桃粿相连……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