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在全市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交叉调研现场会上,古镇镇聚焦“强经济”“城乡美”“社会治”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了与会人员的普遍认可。带队参会的市领导在调研了13个点位后,叮嘱相关负责人,要巩固提升优势,补齐短板弱项,发挥好典型镇、村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市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做好表率。
去年11月6日,古镇镇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名单。时隔一年,在“百千万工程”中,古镇镇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冈南村之变
“村里的环境确实比以前漂亮多了,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我们的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记者在古镇镇冈南村采访时,家住冈南村长塘路的村民蔡春好非常开心地说。实际上,蔡春好和街坊们生活的环境仍在不断地变化中,今年11月初,蔡春好家的房屋已经被列入首批23间农房风貌提升示范点之一。
按照冈南村的规划,这批农房的外墙将统一清洗、喷漆、并加装空调保护罩,年底前,干净整洁的农房将与长塘路清澈见底的池塘、平整划线的柏油路融为一体,成为冈南村最美的景色。
冈南村位于古镇镇的西南部,与江门市外海镇隔江相望,总面积约3.37平方公里,全村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约2万人。冈南村形成于南宋末年,至今有700多年历史,是全国文明村,也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选树培育村。
两年前,位于冈南村长塘路的池塘仍存在轻微黑臭的情况,加上水泥路面有些坑洼不平,一些居民意见较大。成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选树培育村后,冈南村充分调动各方资金,攻坚克难,有计划地进行改造,逐步变成了现在的,与冈南村党建公园美景连接起来的“新画卷”。
树标杆 作示范
长塘路的“蝶变”只是冈南村乃至古镇镇锚定“强美治”,推进“百千万工程”,造福百姓的一个缩影。
古镇镇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灯饰之都”,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工业立镇,工农商并举”的发展思路,逐步从单一的农业经济镇发展成为区域特色经济明显,以灯饰、花卉苗木两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城镇。
去年11月,古镇被确定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省级典型镇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周之后就召开了强镇兴村工作大会暨村书记工作交流会,强调要发挥村(居)一级主阵地作用,聚焦“强美治”三大方面,统筹建设126个在库项目,坚定不移做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奋力在“百千万工程”上走在前、树标杆、作示范。
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古镇镇结合美丽乡村示范带及美丽乡村示范路建设,大力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行动,先后对冈南村长塘路、古四村东兴西路商业街、古一村中心大街、古三村北帝庙广场等连片超过350间农房的外立面进行了改造提升。此外,古镇镇还建成“四小园”319个、“绿美庭院”1036个、新公园3个,古镇镇的“颜值”越加靓丽。
数说“强美治”
“强经济”方面,古镇镇将打造“全球一流照明灯饰之都”作为战略目标,高质量建设灯饰照明产业中心、贸易中心、设计中心、信息中心和技术中心。
记者从古镇镇统计部门了解到,2024年,古镇镇将GDP增速锁定在6%,截至10月底,已完成113亿元,预计全年达157.6亿元;为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古镇镇已完成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603亩,超额完成了任务;1-10月,全镇出口总额85.7亿元,增速24.6%,全市排名第3。古镇镇还狠抓重点项目的落地,8月26日,年产值预计超过10亿元的中山古镇中宝新能源项目封顶;11月28日,年产值预计20亿元的雷士照明中山生态园落成。
“城乡美”方面,整合镇村力量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共发动14238人次参与,“三清理”5925处、“三拆除”449处、“三整治”4220处,整治“三线”问题8000余处,全镇12个村达到了美丽宜居村标准。已完成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118公里,农污工程103公里。打造了26条镇村美丽示范路,建成4个“香山街市”,推动2公里、绿化面积约3万平方米美丽河道建设。
“社会治”方面,古镇镇通过党建引领,打造了“党建+网格+服务”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全镇74个网格上实现“一网格一支部”,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流动人口管理、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150余项职能纳入网格,今年来,共受理5.8万件,办结率达99.85%。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