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深蓝汽车的消费者反映,自己“亏”大发了。原因是下了购车订单后,锁单时间过早,无法参与深蓝品牌后续相关优惠活动,同时部分车型交车周期长,也让消费者担心影响自身参与国家补贴或地方补贴。
刚买车就成了“老车主” 与新活动失之交臂
11月24日,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共有13起关于长安深蓝汽车的集体投诉,主要问题为“只接受订单不生产”“活动变动”“其他服务问题”“订金不退还”等,涉及车型为深蓝S07(285max版本)车型。虽然平台显示集体处理率100%,但仍有不少用户在该集体投诉件的相关进度中留言称,深蓝管家已电话联系,但未解决问题。
投诉内容显示,有车主于11月5日下定一辆S07,至今订单进度仍未变化。而在11月20日,深蓝汽车发布了优惠活动,却限制在11月20日-30日期间下定的消费者参加。“我还没提车就成了‘老车主’了?”该消费者表示。
据介绍,深蓝汽车购车流程为“小订”(第一次支付为订金)、“大定”(第二次为定金)、锁单、匹配车辆(若生产出来则匹配成功)、付尾款、提车,其中“小订”是可以退的,“大定”则不能退。
“最长时间未交车的订单是10月7日锁单的,到现在没交车。”烟台市的赵先生(化名)是一名深蓝汽车消费者,购买了一辆S07车型。据他了解,有车友一个多月未能提车,自己则是11月7日锁单,也是至今未能提车。
读特新闻记者发现,长安汽车CEO邓承浩曾在9月份于微博平台对于S07 285km版本生产情况进行回应称,“目前,生产进度在追赶订单进度,可能存在一定交付延误。”对于9月15日后锁单的用户,他表示:“如果有延期交付,我们一定进行延期交付补偿。”
长安汽车CEO邓承浩微博截图
赵先生告诉读特新闻记者,深蓝品牌方并未给签纸质合同,也无明确注明交车日期。同时,深蓝汽车在已下订单的“老车主”车辆未生产的情况下,于11月20日发布了新活动,新锁单用户可获得新权益。他认为,仅仅几天时间的差距,便让老车主无法享受相关权益,是一种区别对待。
据悉,深蓝汽车此前推出“40周年活动”,活动时间为11月20日至30日,活动期间锁单即可得到深蓝商城价值为597元的用电自由包或悦享生活包(二选一)。同时宣传图页面还标明,11月30日(含)前锁单深蓝汽车任意车型,因深蓝原因致使消费者应得而未得国家以旧换新或当地置换补贴,深蓝汽车将按照消费者应领当地当期政策给予全额补偿。
深蓝老车主不满新活动
称被“背刺”
除了S07车型,其他车型的车主也遇到了这类问题。李先生(化名)是S05车型的消费者,他于11月13日锁单,而活动却是一个礼拜之后发布的,相当于自己一周“亏损”600元。他表示,若自己购车前知晓活动,定然不会过早锁单。对于该活动限制“老车主”参与,车主在支付完“大定”之后,因定金不可退,便只能无奈被“拿捏”。
在深蓝汽车APP里,预订车辆时弹出的购买须知中提到,消费者在定购整车时向深蓝汽车销售公司支付订单生态精品费用,支付成功后至整车配置确认前,用户可在官方APP或官方小程序订单详情页面退订和退款。在整车配置确认后,用户支付的生态精品费用将不可退还、不可转让。这也意味着像赵先生或李先生这样在11月20日之前订购车辆的车主,也无法退定金后重新下单,来参与活动。
同时,在小红书等平台还有不少深蓝汽车车主发帖吐槽,认为自己被“背刺”。
提车周期长与订单激增有关
深蓝承诺满足条件会全额补偿
11月26日,读特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深蓝汽车管家中心,其表示40周年活动在补偿方面,只要是11月30日之前锁单任意车型,若因品牌方原因导致消费者得不到国家补贴或地方补贴的,均会得到保障,详细情况以门店告知为准。关于订车周期问题,其表示订车后一般有预计交期,但无法提供确保提车的日期,详细以门店告知为准。记者表示,若实际交车时间超过门店告知时间,后续是否有补偿规定,其回应,暂无明确补偿方案。
11月28日,深蓝汽车回应读特新闻记者,提车周期长主要是由于订单持续增长、生产压力大,以及物资保供等多方面因素导致。
深蓝汽车承诺,对于11月30日前锁单因超期交付致使消费者应得而未得国家以旧换新或当地置换补贴,深蓝汽车将按照消费者应领当地当期政策给予全额补偿,以进一步维护车主的权益。其进一步解释道,“‘因品牌方原因’是指由于我们的生产、交付等问题导致消费者无法享受到相关补贴,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判断。”
“深蓝工厂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行,每天能生产700台S07。”深蓝汽车表示,现阶段在不断提升生产线的运行效率,产能规划方面也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正在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以确保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其强调,会重视消费者诉求,后期将通过优化活动规则、加快生产进度、提供补偿措施等方式,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最大化保障。
广东金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羲航表示,对于消费者未能参与活动的情况,关键在于购车合同中有无明确交车时间和活动参与条款。若合同未明确,且品牌方在消费者锁单后短时间内推出新活动,消费者有权要求品牌方基于公平原则考虑其参与新活动的权益。但法律上,定金不退是常规,除非品牌方有明确承诺或违约行为。
若车主协商无果,王羲航建议,可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品牌方的不当行为。若仍无法解决,车主有权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品牌方承担相应责任。同时,他认为,不论是对消费者的口头承诺还是书面宣传,品牌方都应当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若因其反复无常或刻意误导使得消费者产生误会从而导致损失,则消费者有权去维护自身权益。
编辑 张克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