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普盛会——第十九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9)科普嘉年华在深圳华大时空中心举办。多个领域专家、学者轮番登场,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大会还进一步探索科普与教育的紧密联系,通过主题演讲、圆桌会议、项目发布等,助力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科普系列讲座中,五位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开启了围绕“生命大演化”这一主题,与听众一同探讨生命的起源和演变。
华大集团CEO尹烨作主题分享。
华大集团CEO尹烨总结了生物进化史上的十件大事,并从时间维度梳理了生命的演化。“人类对地球奥秘的探索永未停歇,对地球历史和未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一代代的学者投入到对数、理、化、天、地、生的探索当中。”尹烨感慨道。
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玉米实验室”科普工作室创始人史军作主题分享。
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玉米实验室”科普工作室创始人史军以“光合作用塑造的地球历史”为主题,分享了与植物相关的有趣事实。“植物世界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神奇,甚至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他说。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研究员张力作主题分享。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研究员张力在苔藓植物多样性领域深耕多年。在主题演讲中,他通过人文视角,带领观众追溯了苔藓最早的文字记录,并介绍了苔藓植物独特的结构与优势。
此外,科普作家、科普电影编剧及导演汪诘分享了自己创作科普电影的幕后故事;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讲述了化石的故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分享了对科学与科普的见解。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圆桌论坛上,嘉宾们探讨了我国的基础和职业教育,深入解读了英才出海、学生成长等重要议题。
ICG-19科普嘉年华举办了圆桌论坛环节。
在现场,华大万物教育总监孙海陆宣布了多项华大集团在人才培育方面的进展——由华大万物联合各大学及机构发起的“全球青少年生命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华大集团联合广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北京国知培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华大全球生命科学与大健康产业共同体”。
活动现场。
大会期间,ICG-19科普嘉年华现场还设置了一个特别的科普展位——由华大集团与中山桂南学校联合推出的“乡村孩子的基因世界”。孩子们通过泥塑、布艺、胶板画等艺术形式,把对生命科学的探索和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转化为艺术作品。
此外,儿童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在会场组织一场科普书展,不仅展出了演讲嘉宾的书籍,还邀请了科普童书《神奇校车》的科学老师“卷毛老师”到场分享。
华大集团方面表示,希望通过科普嘉年华激发青少年群体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科学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科技创新新生力量。
(图片由华大集团提供)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