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粤海街道优秀社区党委书记培养工作室成功举办了“一心为民:社区二三事”辩论赛,街道相关负责人以及各社区党委书记出席活动。本次活动分别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三个主题的相关辩题展开辩论。辩题紧密聚焦于社区服务与治理的核心议题,包括是否应该对社区共享阵地进行市场化运营;探讨在应对社区治理中遇到的问题时情与理如何抉择与平衡,以及在提升高品质生活中硬件设施的完善与软件服务的相对重要性。这些议题不仅考验了参赛者的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也激发社区干部对社区服务与治理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讨,从而辩出服务新活力,论出治理新思路。
在高质量发展组中,学员们就“是否应该对社区共享阵地进行市场化运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正方认为,市场化运营能够更好地发挥社区共享阵地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反方则持相反观点,认为此举可能导致社区资源的商业化倾向,影响社区的公益性质。
高效能治理组的辩论主题是“基层治理工作中‘理比情先’还是‘情比理先’”。正方强调,理性思考是基层治理的基础,只有遵循法律法规、理性决策,才能确保治理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而反方则认为,在处理基层治理问题时,应更加注重人情味,以情感为纽带,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高品质生活组的辩论则聚焦于“在提升社区高品质生活中,硬件设施的完善与软件服务的提升哪个更为关键”。正方认为,硬件设施的完善是提升社区品质的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反方则强调,软件服务的提升同样重要,只有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才能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辩论过程中,各组成员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在现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开篇立论到攻辩发问,从自由辩论到总结陈辞,双方辩手你来我往,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学员们精彩的表现让现场掌声不断,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的认真评分,各队伍分别获得最佳思辩奖、最佳逻辑奖、最佳协作奖、最佳战术奖、最佳风采奖、最佳应变奖。
辩论结束后,街道相关负责人对比赛中学员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指出:一是在书记工作室的培养下,学员们进步明显,无论是思辨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都有显著提升;二是团队协作精神越来越强,论点论证论据都是有备而来,赛前做足了功课进行调研讨论,同时也要求在社区工作中注意思维上的“站高看远”;三是党建办和各社区书记要通过书记工作室发现更多优秀社区人才,用心挖掘培养,让他们在基层一线的实践中不断向党组织靠拢。
此次活动增强了书记工作室成员对公共政策、社会议题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提升学员的辩论技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快速思考能力,促进学员之间的团队协作与沟通。展望未来,粤海街道优秀社区党委书记培养工作室将持续强化人才培养力度,紧密围绕社区治理中的难点与挑战,将培训内容与日常工作实践深度融合,激励学员们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通过实践深化学习成果,以思考引领工作创新,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确保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与前瞻性的思考。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