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行:科技金融助力深港融合发展,推动河套科创生态圈建设

2024-11-22 10:10
摘要

以实际行动书写科技金融新篇章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已满一周年。一年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套合作区”)建设按下加速键,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跨小河,开先河。河套合作区地处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和广东省深圳市中南部连接地带,能够有效对接国际规则,吸引国际顶尖科研人才、资本和产业资源,为前沿领域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0年,为切实响应河套合作区发展规划,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下称“深圳中行”)在河套合作区成立河套皇岗分行,是河套合作区内唯一一家设立二级分行的银行机构。今年,为更好地服务河套合作区内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和研发企业,深圳中行在河套皇岗分行成立科技金融中心,结合区域发展特点,不断探索科技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与政府、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河套科创生态圈建设。

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近期,第六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出炉,深圳以298家的新增数量蝉联第一。此次获评的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深圳中行陪伴成长的一家企业。

鲲云科技核心创始团队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定制计算实验室或因帝国理工结缘。“我们希望能把全球领先的技术带回来,走出一条国产芯片架构的新路线,因此选择回国创业。”鲲云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回国后,团队首选落户电子信息产业链完善的深圳,河套合作区的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了他们。鲲云科技创始团队思路清晰,通过研发与应用“双动力”发展模式,在研发的同时,跟进商业化落地,拓展应用场景。

“我们的研发投入非常大,如果资金跟不上,会影响产品生产制造和企业上市计划,因此,研发过程中资金的支持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的。”鲲云科技相关负责人在谈到资金需求方面表示,中行在2021年开始为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并且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提高了授信额度。“非常及时,深圳中行是我们合作的银行中第一个给我们提升授信额度的。”鲲云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深圳中行在总行的指导下,为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以及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打造适应科技企业特点的专属信贷审批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创新金融服务促进科技产业协作

对河套的科研机构而言,跨境调拨科研资金是获取研发费用的一个重要途径,“科汇通”应需求而生。深圳市外汇局为便利境外科研资金供区内科研机构使用,于2023年9月6日印发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汇通”试点业务操作指引》(下称《指引》)。

深圳中行在《指引》出台后迅速行动,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为深圳市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落地了首笔“科汇通”试点业务,成功破解科研机构由境外汇入科研资金的难题。随后,又为多家科研机构办理了相关业务,进一步便利了园区科研机构外汇登记、汇款、变更、注销等业务开展,有力支撑了深港两地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科技产业协作。

科技创新的征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深圳中行河套皇岗分行副行长隋意表示,“除了金融服务外,我们还帮助企业链接外部资源,为企业提供综合多元化服务。此外,针对河套合作区引入的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我们服务触达率超70%。”中国银行以“全周期服务者、全要素整合者、全链条创新者”为发展目标,打造“中银科创+”科技金融品牌,构建“股、贷、债、保、租”综合化产品服务体系,不断增强科技金融供给适配度、精准性。实施中银科创生态伙伴计划,深圳中行积极构建政府、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科技企业的有效链接,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在深圳这片科技创新的热土上,深圳中行持续加大对国家战略科技研发、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的金融服务力度,以实际行动书写科技金融新篇章。随着科技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科创与金融正加速双向奔赴,共同绘制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转载 南方日报(刘烨 王雪媛)

编辑 陈萌琪 二审 杨乔博 三审  李天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