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真抓实干以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山实践新篇章。土地面积约占深圳1/10的南山区,是改革开放“蛇口模式”的诞生地,也是全国的科创大区与经济强区,至今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创新百强区榜首。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周期背景下,南山区统计局最新发布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南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13.70亿元,同比增长4.3%……孜孜不倦、实干争先的南山区,朝着万亿城区的目标越来越近。
今年以来,南山区上下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方向路径。南山区直机关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等问题,着力实施“百校焕新”“党群新貌”“绿美新城”等“六新行动”,将品质民生作为切入点,大力提升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文体、生态、社区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接下来,南山区直机关干部将继续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书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南山新篇。为此,深圳特区报推出了“创在南山 奋勇争先”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南山区直机关干部干事创业、实干争先的风采。
近期,南山区迎接教育部专家组对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情况实地核查督导,获教育部专家组高度评价。同时,最新揭晓的2024《卷宗Wallpaper*》设计大奖,深圳获得“年度城市”奖项,南山区“百校焕新”行动受到特别表彰。《卷宗Wallpaper*》,是一本集世界顶级建筑、室内装潢、美食与时装等生活美学资讯于一体的时尚品位杂志。特别表彰中指出,深圳市南山区“百校焕新”行动是中国城市发展突破与转折的一个信号,探索并实践新时代“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以百校为驱动力,焕新城市的设计与建设管理策略、方法与路径,激活社会对城市存量的价值思考与可持续利用。
实干故事|“百校焕新”助力学生成长,“一校一策”校园精彩蝶变
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好的教育,不仅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民生幸福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近年来,南山区教育局深入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持续实施“百校焕新”,推动学校从育人空间和环境等硬件“焕新”,走向学校治理和育人方式等内涵“焕新”,全面打造高质量全链条教育,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让教育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幸福底色。
“百校焕新”带来三大变化,学生成长空间更多彩
南山区“百校焕新”校园提升工程从2022年开始启动,分3年对143所老旧学校、幼儿园改造更新,以“个性化设计+统一施工”,“一校一策”等方式,满足完善结构、解决隐患等基础类需求,同步推进场馆改造、安全提升、智慧校园建设、厕所革命等十大类校园提升改造工程。今年暑假,就对80余所校园实施“百校焕新”工程。

2024年7月南山区“百校焕新”行动:月亮湾小学运动场改造
“百校焕新”工程,给校园和教育带来三大明显变化。把“封闭场所”变为“共享空间”。精心选择试点校园,进行社校融合专项设计研究,重塑学校与社区的边界,以“社区微基建”激活社区,让校园成为复合型社区文化枢纽和社区精神锚点。
把“单一功能”变为“复合多样”。空间紧缺是老旧校园存在的普遍性难题。“百校焕新”通过创新设计手法,充分盘活零散、闲置、低使用效率空间,激活冗余空间,拓展教学活动场所,实现各空间的互动串联,有效提升空间复合利用率。
把“冷冰冰建筑”变为“儿童友好对话场域”。用“针灸式”局部微更新,提升厕所、运动场、教室等常用的基础空间使用体验;运用设计手法,巧妙地将室外景色和阳光等自然条件引入建筑,为儿童提供更为友好的、亲近自然的成长环境;打开共享空间,激发儿童空间探索欲望,扩大儿童活动范围和运动量,提高孩子们自我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身体素质与社交技能。

阳光小学孩子们欢乐奔跑在“百校焕新”后的“阳光桥”
与此同时,南山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目前已开放符合条件的体育场馆87所、图书馆71所。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场景更加丰富多元,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的氛围更加热烈,一个个健康社区、学习型社区正在蓬勃生长……
深化新课程改革塑造新优势,教育“南山方案”更出彩
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中学英语组一等奖第一名,实现广东省在全国青教赛中金牌“零的突破”;在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高中英语学科冠军、总决赛高中学段冠军,她就是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教师、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周舟老师……
优秀的老师,培育优秀的学生。周舟只是众多南山名师中的一个缩影。南山区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了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一系列培养路径,构建了“新岗教师-新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名师-特级教师-未来教育家”教师成长体系。持续推进“致远工程”“名师工程”,培养、辐射300余名校长及中层干部。
此外,南山区还构建“教科院—学校—教研组”三位一体的教研机制,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按照“课题引领―能力提升―研究深化―分享交流―成果孵化―辐射推广”逻辑,深化教育科研,5项成果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项成果获评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4年9月南山区教育局组织800余名中小学师生参观“深圳舰”
在新课改敢为善为,南山率先推出新课改“南山方案”及升级版,将国家课改“蓝图”转化为区域、学校“施工图”,积极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强化科学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行探索者。5项成果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项成果获评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获评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验区、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10所学校获评省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校。

2024年9月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举行“南小果”课程实施方案发布会
推动数字教育步入快车道,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南山集中打造“共性集约+个性自主”的数字基座建设模式,创新区域机制、构建数字化教学解决范式、营造创新生态等举措,有效解决了“政企校”协同、基层学校缺乏深度教学应用、大规模教学与个性发展等问题。先后获评“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范区域优秀实践奖”、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应用优秀试点区”、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及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作经验分享,案例入选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3年成效展示”等。

2024年深中南山创新学校第一届科创嘉年华体验活动
绘就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新篇章,学子国内外舞台放异彩
南山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课程改革,加速体教、艺教、卫教、科教融合;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创新人才培养;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南山少年。
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学生,南山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依托科技人文资源,开发“七彩南山德育地图”,9大主题98条行走路线让学生在“行走”中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数字思政,建设南山智慧德育平台完善德育管理与评价。
加强教育对外交流,持续壮大学校“朋友圈”。创建广东省首个“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特色区”,构建纵向贯通高校到幼儿园,横向覆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学校及师生三个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机制。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青少年技术与工程教育教席国际交流活动,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等十多个国家的教育专家,聚焦数字化时代中小学技术与工程教育的全球视野与多元路径,分享了各自国家和地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南山区向世界发出推进K12技术与工程教育的“南山倡议”。公办学校100%与香港学校缔结姊妹校。举办多期“湾区共话”粤港澳大湾区学校领导力论坛,超万人次线上参与,600余位香港及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参会。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等香港教育机构签署合作协议,聘请多位大学教授出任南山教育智库专家共谋教育发展。发挥南山科创和文体资源优势,举办“湾区杯”少儿围棋邀请赛、“南山杯”短视频创意传播大赛等各类赛事交流活动百余场,超1.1万人次参与,深港学子联袂取得赛事佳绩。接待香港公民科学生内地考察团48批次,师生5500余名,数量居全市之首。圆满接待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来深访问南外高中等,在教育全球化中讲好南山故事。
南山通过五育并举,创新教育新模式,使学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批批学子在世界级、国家级舞台上大放异彩。

获得奥运冠军的南山姐妹花王柳懿、王芊懿
从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毕业的王柳懿、王芊懿获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世锦赛冠军。育才三中的薛皓文获国际棋联U16奥赛世界冠军。深圳北师大南山附校的张悦彤获得国际攀联亚洲区奥运资格赛女子两项全能决赛冠军。南山区白芒小学的谢雨曦荣获2024年亚洲跳绳锦标赛9-11岁组女子组30秒单摇跳金牌。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的代雅获第11届亚洲分龄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项目13-15岁组规定动作金牌和单人自由自选银牌。
在美国匹兹堡IDUSA国际发明展,6名南山学生荣获三项金奖,全国小学组团体冠军。南山学子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中获冠军6项、全国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赛全国总冠军5项、全国一等奖80项。南山区走校艺术团芭蕾舞团参加PDE国际舞蹈大赛中国总决赛,获12枚金牌、金奖58人次,总获奖115人次。丘铭炜获得第十届中国中学生网球锦标和网球精英赛双冠军。杨可儿获得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冠军……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接待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访问
学有优教,幼也有善育。2022年,南山区委区政府专门设立“南山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心”,全面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南山区幼儿园达到212所,每个社区覆盖或共享1-2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从2018年的5所增加到如今的101所,普惠性民办园74所;公办园实现全区8个街道100%覆盖,每个街道至少7所;公办园幼儿占比65.3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18%,不仅超额完成“5080”目标,更构建起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接下来,南山教育将进一步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改革,努力以教育之强赋能南山加快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建设,以教育之力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南山方案”。
实干感言|希望为孩子们提供最舒适最美丽的校园
南山区教育局计财基建科科长徐乾财表示,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责任和使命,南山在全国首创“百校焕新”这一批量校园改造新模式,三年的实践和实施下来,一大批老旧校园焕出新颜,让学生受益,让群众受益。当看到学生和家长们走进改造后的校园的那种惊喜,在新增的游戏运动设施上玩耍,在连廊下面的休憩场所停留的画面……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百校焕新打造了高品质的育人空间,助推了南山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南山人说|巧妙的设计都出乎家长们的意料
“没想到百校焕新的设计这么巧妙,建成以后家长们都觉得非常棒。”李小梅是南山区阳光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家长,她说,我家就住一墙之隔的阳光棕榈园,这两年几乎是看着阳光小学蝶变成一个“新校园”。阳光小学面积不大,在第一期百校焕新工程中,设计方巧妙建了个“阳光桥”,连接学校入口与教室,不仅解决了学生拥挤问题,也增加了孩子们的运动场地。第二期是今年暑假完工的操场,整个蓝色的操场设计非常漂亮,有时候操场上没人时,我隔着围栏,可以看见蜻蜓在操场上“点水”,估计它们以为蓝色是水吧,那场景非常难忘。听说接下来还要改造网球场,我们家长和学生也充满了期待。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这个知识你知道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