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里和谁定格|人文天地·南海潮

吴海明
2024-11-20 11:16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生命的某段时光,总有留影。就像一只鸟,低低地掠过,水面倒映飞翔的姿势。

手头有这张照片,那是在香港海洋公园,一帧1/3的位置,后面站着一位肤色白皙的女子,兀自微笑。镜头中的不速之客,不是受邀与我一同合影,而是不知道闯进了别人镜头留白处。只要我愿意将那照片长期保存,她将陪着我,定格在风景里。

谁和谁相遇,实在是件很奇妙的事情。这样的插曲,忠实记录了生命中的某一天,两个原本陌生的男女,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缘于同一审美,追捧同一背景,选择相似的角度,光影记录下的画面,成了两个擦肩而过的人,不约而同地点缀对方。

许多人拍照有特定场景,刚才还舒展自如的神情,甫一进入角色,立马变得忸怩、拘谨。

读图时代,读出其中的端倪。选择以大海为背景,此时上衣大抵是敞开的,似乎还能听见海风吹得衣衫猎猎。你昂起头,收腹挺胸,双手倒背的,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一副专注的神情,面向沧海呵呵一声笑,笑看潮起潮落,拿捏的肢体语言,传递某种讯息。

有时候,身后是一座大厦、一条商业街,不可否认,是说明你喜爱都市的浮华;如果是一尊雕塑、一座庙宇或古塔,估计你性格中有安静的怀旧情结。

人们总喜欢在人多、热闹的地点,或被多数人认为是风景的地点留影,很少有人会在旅途上,与一头牛或一只羊、乡村油烟腾腾的小吃摊前、旅店的孤寂门窗下,定格过表情。

有一次,去某地参加一个会议,几十个人,密密麻麻地排成几排,一大帮人和一个名人合影。那个站第三排,左数第八个位置上,只露出一个脑袋的小黑点,是我。我认识那个名人,照片上那个被众星捧月的名人却不认识我。

有些照片记不清是谁拍的?当时欣赏了,被锁进抽屉里。年轻时,与长辈在一起的合影少,和朋友开心时刻多,在外游山玩水,带回去几张图片。忽然想起,除了儿时的全家福外,我有几十年没有和父母合过影,这实在是一件不该疏忽的事情。

在岁月里温习存照,过去曾经和你合过影,挨得很近的人,并不一定还记得你。光影重叠,谁和谁,定格在风景里。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吴海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