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深圳青少年走进红树林阅读自然书写生态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胡柳柳 文/图
2024-11-18 22:2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日前,来自深圳30所红树林青少年文学创作基地学校、阅读写作教育特色学校的130名师生走进福田红树林湿地,开展自然观察和文学创作。这是由广东省林业局、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深圳福田区教育局联合主办,广发银行有限公司深圳分行、深圳市学生文联支持的广东省第五届森林文化周“绿美广东·阅读自然”红树林生态写作活动。

今年11月6日,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在深圳正式签约,恰逢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四十周年,该保护区管理局联合有关单位举办写作活动,并邀请知名阅读写作推广人谢晨和动物小说作家袁博现场授课,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普及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也为爱护红树林、爱好野生动植物、爱好写作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和展示平台。

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儿童文学作家、学者袁博生动讲解了动物小说起源,“动物小说之父”汤·西顿的传奇,以及《内伶仃岛上的猕猴》通过主人公“黑儿”战胜种种磨难成长为一代猴王的故事。他希望小作者们通过观鸟、研究红树生态,在写作中用动物的眼睛看世界,感受人与自然生态的紧密联系,将生命美好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体现在创作中。

知名阅读写作推广人,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科学阅读推广大使谢晨向在场小作家深情讲述他与红树林的情缘。他强调,生态文学、动物文学写作一定要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期望红树林研学和写作活动成为深圳孩子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精神家园。谢晨还向全市青少年野生动植物爱好者、文学写作爱好者发出邀请,征集红树林题材生态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等)、童话(动物童话、科学童话等)、研究报告等。

讲座结束后,孩子们在红树林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引导下,走进红树林探秘。孩子们一边听讲解,一边通过镜头捕捉各种鸟的身影。而滩涂中招潮蟹们呆萌可爱的形象,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也体验到红树林的神秘和生命的多样性,更吸引不少孩子现场创作诗歌。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胡柳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