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不仅是中国工业第四城,还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经济发展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佛山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抓住了发展的风口,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拼劲闯劲,在全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奠定了佛山在中国制造业中的江湖地位。
去年,广东吹响了“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号角,之于佛山,同样需要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佛山”。当量的增长进入到平台期,质的突破还处在酝酿期,如何更好担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重任,是佛山的必答题。
佛山新城。/资料图
发展热土演绎制造业精彩
回顾过去四十多年佛山经济发展,可以说踩准了每一次国家发展的节点,用足了国家发展的政策,甚至开创性地探索出佛山的发展经验。
1978年,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佛山抓住改革开放春风,一批又一批敢为人先的企业家打头阵,开启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带领佛山制造走入“黄金时代”。
当年5月23日,香港商人杨钊起了个大早,来到顺德与容奇镇签订协议,开办大进制衣厂。这家制衣厂被认为是全国最早一批开办的“三来一补”企业,开启了外资进入中国的先河,也标志着中国服装对外出口贸易的开始。
1984年,顺德珠江冰箱厂厂长潘宁带领工人,用手工锤敲出两台容声冰箱。几年后,这家乡镇企业成为中国白色家电行业的“巨头”。自此,民营经济逐步成长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
1993年,美的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中国家电行业的市场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美的集团总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北滘家电、南庄陶瓷、西樵纺织、大沥铝型材……不同门类的制造业种子在佛山41个专业镇落地生根,集结成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
佛山的陶瓷、电风扇、铝型材、消毒柜、酱油等产量都在世界城市中排名第一,“有家就有佛山造”享誉海内外。
在制造业的有力支持之下,佛山经济总量节节攀升,1978年GDP只有12.96亿元,2000年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50.38亿元。2019年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7万亿元,成为全国第17个、地级市中第3个万亿GDP城市。
目前,佛山拥有装备制造、泛家居两个产值超万亿的产业集群,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等十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过去40多年,佛山在量的积累上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这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质的提升”的路口选择
历史川流不息,发展永无止境。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外部环境变得波云诡谲,“脱钩断链”让佛山外贸进出口承受巨大压力,国内城市竞争你追我赶,佛山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结构性问题等等,预示着“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佛山”,注定是一条需要迈过重重险滩、陡坡、难关的艰辛道路。但这也是佛山不得不走的路。
拼资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燕生所言,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三场百年一遇的冲击,但同时又处在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广东金融高新区。/资料图
当前,佛山经济发展面临短暂的困境。很多专家评论佛山的困境,总结的原因是:传统产业升级缓慢,新兴产业不够壮大,未来产业布局起步较慢,且作为支柱产业的泛家居行业受房地产调整影响较大。可以说,佛山跟全省一样,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质的突破还处在酝酿期。
横向比较周边的深圳和同样以制造业见长的苏州,2023年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4489.68亿元,同比增长8.8%,占GDP比重达41.87%。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6%,拥有苏州工业园区等多个国家级开发区,在纳米材料、光伏制造等领域处于领先水平。成都是西部地区的经济高地,电子产业是支柱产业,其拥有中西部地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金融机构资源,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
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和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佛山唯有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向上突围,唯有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和竞争。
“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佛山”,佛山仍需要运用4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紧抓中央和国家战略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新动能。
勇敢者永远在路上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仰观大局,佛山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需要这座城市拿出“二次创业”的勇气和魄力。
制造业是佛山经济的基本盘,佛山要更加坚定走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道路,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
从家电、陶瓷到家具制造,佛山制造几乎覆盖了所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和技术。只要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传统制造业也能焕发新光彩。
一汽-大众华南基地焊装车间,智能机械臂正在进行焊装。/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伟楠摄
佛山要更加坚定推动制造企业走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之路,推动佛山制造迈向“佛山智造”“佛山创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晚,体量尚小,要实现后来者居上,考验着佛山的勇气和智慧。
佛山要以产业链为纽带,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与培育力度,将更多土地、指标、资金、技术等资源导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成群,发挥起对经济的支柱作用。
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正席卷而来,由人工智能带来的全新产业也已崭露头角。习惯于低头赶路的佛山,也要习惯抬头看天,抢先布局未来产业赛道。
佛山三龙湾科技城。/资料图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能重塑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与产业经济地理格局,但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更需要国资国企等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加入。
以合肥为例,合肥国资通过“科创+产业+资本”三大支点,灵活运用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打造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和“牵引绳”,实现了战新产业蓬勃发展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双赢。
过去,佛山经济的辉煌靠的是民营企业唱主角,佛山的未来,更需要国资国企与民企共同唱好AB角。
新的历史浪潮浩浩荡荡,新的发展机遇转瞬即逝。而勇敢者,永远在路上。
知政主笔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阮凤娟、倪玉洁
扫码入群,把握佛山发展态势,洞察佛山城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