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是个好地方。
近日,由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社主办的2024城市品牌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24全国地级市城市品牌指数百强名单,其中佛山市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二位。
佛山东平河水轴线。/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摄
这张颇具含金量的榜单,依据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运用国家部委的数据,采用5个一级指标、37个二级指标,对全国293个地级市进行标准化分析,最终计算出各城市品牌综合影响力指数。
这不是佛山首次名列前茅。2018年,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排行榜首次发布,佛山就排名第四;2019年,佛山升至第三;此后,佛山多次拿下2/293的好成绩。
2024全国地级市城市品牌指数百强名单。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喆
城市品牌,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气质、修养、品格。品牌营销专家凯文·莱恩·凯勒说,“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塑造城市品牌,对佛山有何意义、有何价值?佛山城市品牌,何以在全国近三百座地级市中独树一帜?
让质量和品牌互促双强
一个好的城市品牌,能让城市发展事半功倍。
比如,选择旅游目的地前,不少人会查资料、做攻略,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口碑和美誉度的影响——“劝退”“踩雷”的吐槽太多,自然就会被“避雷”。因此,旅游又被称为“口碑经济”。
“紫南船说”水上游从紫南码头启航。/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立言摄
不仅是旅游。在就业、招商引资等方面,城市品牌的影响都不容忽视。它来自于人们对一座城市的体验与观感,又将影响更多人的预期与期待。
“城市品牌评价与建设有利于城市找准位置,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吸引相关资源,有利于凝聚共识,激发市民荣誉感和创造感,有利于城市资产溢价升值。”专家在2024城市品牌论坛上说。
佛山一直在努力塑造品牌。
前不久,佛山以“质量品牌”为名,开了一场大会,提出“质量和品牌向来是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的发展之基”。一个产品、一个企业,如果质量不过硬,口号喊得再响、宣传做得再好,也会烟消云散。反之,“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不为人知,同样会让辛苦白费。
企业需要质量和品牌并重,城市同样需要。实现城市品牌与城市能级互促双强的正向循环,才能让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发展能级越来越高。正如新晋网红城市淄博、哈尔滨、天水,在迎来“泼天的流量”“泼天的富贵”之后,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将热度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岭南天地,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资料图
经营城市的成功密码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人是城市发展的根本。
纵观中国城市发展史,没有哪个口号,比“来了就是深圳人”更打动人。从小渔村到大都市,拔地而起的深圳,见证了当代中国最有效的一次城市营销。直至今日,深圳仍在以创新之都、青春之城的能量,源源不断地吸引更多年轻人到来。
深圳湾全景航拍。/新华网发
成都是城市品牌塑造的另一个成功范本,这从对人口的吸引力中可见一斑。过去十年,成都常住人口增长超五百万,相当于半个佛山;成都计划2035年时在人口数量上与北京持平,实际上如今成都与北京的人口差距就已经相当小。休闲、安逸,成都成功打造了宜业宜居的城市形象,并因此赢得了广泛认同。
塑造品牌,是经营城市的成果密码。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品牌,以一种明朗的愿景,吸引着人们到来。
把目光聚焦于升学、就业的关键决策,就能具体感受到城市品牌的巨大作用。在知乎上,“高考报志愿是选城市、选大学还是选专业”的问题经久不衰,而主流的答案往往是:城市优先。
佛山三水云东海湿地公园风景美如画。/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在《佛山市人口发展规划(2018—2030年)》中,佛山计划在2030年达到常住人口850万的目标,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在2020年,佛山常住人口数达到949.89万,不仅提前十年完成了预设的目标,更超过了接近一百万人。到2023年末,佛山全市常住人口数已达到961.54万。这意味着,有相当多的人以实际行动看好佛山。
无数个个人决策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座城市的“城势”。
如何激活城市品牌的力量
塑造城市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
城市品牌评价的37个二级指标,包括了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国家级特色品牌数、优良天数、绿化覆盖率、外来常住人口比例、就业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预期寿命,等等。想要提升这些“硬”指标,显然并非一日之工。
除了硬实力的积淀,品牌与品牌、品牌与文化之间的“联动”,同样不能被忽视。
区域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文化品牌、品牌人物……城市品牌的塑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名产、名企、名厂、名品、名人,与“名市”相得益彰。
2024年佛山市十大品牌人物。/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伟楠摄
在短视频平台,电影《叶问》中的台词“师承陈华顺,从佛山来”成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梗;在许多展示佛山龙舟竞渡、美食纷呈的视频评论区里,网友们纷纷表达对佛山的向往。以功夫文化、龙舟文化、美食文化等十大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优秀历史文化,是佛山塑造城市品牌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
叠滘龙船漂移大赛赛前训练热血精彩瞬间。/佛山传媒摄影俱乐部甘应勤摄
顺德龙舟宴包含拆鱼羹、节瓜虾米粉丝等12道菜品。/资料图
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品牌还能指向城市发展的航向和未来。在佛山市2024年质量品牌大会上,“有家就有佛山造”城市IP随处可见、格外显眼,这一朗朗上口的slogan,既体现了佛山家居产业发达的事实,又为佛山制造的迭代升级、不断普及,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知政主笔/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见习记者陈伯青
扫码入群,把握佛山发展态势,洞察佛山城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