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速度均匀,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呼吸自然……”近日,在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禺秀社区监察站群众宣传活动现场,87岁杨式太极拳师傅江大安在这里进行公益传授杨式太极拳技艺。
禺秀园的太极拳爱好者在江大安的悉心授技下,一招一式,打得精神抖擞、不亦乐乎。已耄耋之年的江大安师傅鹤发童颜,中气十足,在进行动作示范中如行云流水、舒展大方。
记者了解到,已落户番禺20多年的江大安师傅已在番禺公益传授杨式太极拳拳技20年,乐此不疲,有口皆碑。
20年如一日在小区公益授技
江大安是湖北人,曾经在河北省的邯郸工作,因儿子在番禺工作,他退休后于1999年携妻子来到番禺市桥安居。
邯郸是太极之乡,而邯郸永年则是杨式、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江大安在邯郸拜师学拳,练就了一套过硬的太极拳功夫。他还先后获得过由邯郸市体育总会、邯郸市太极拳委员会颁发的“太极拳先进个人”、“优秀太极拳家”、“太极大师”的称号。落户番禺以来,他也先后参加了各种国际性、全国性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邀请赛和交流大会,获奖颇丰。身上虽有这么多光环,但江大安从来没有炫耀,他更享受公益传授拳技给街坊带来健康快乐的幸福感。
江大安来到番禺后,坚持每天练拳,从2000年起陆续有街坊加入和他一起练拳。可以说,他在番禺的第一堂太极拳课就从家门口开始的。20年来,在禺秀园跟他练拳的街坊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江大安仍不改初心,不管练拳的对象是何等职业与何等身份,只要他们肯学,他便乐意教。
深入番禺城乡分享拳技
心安处是故乡。在江大安看来,一个人无论多大年纪,只要他还有追求,他就不会老。他自己的追求就是“习一技而乐此生、授一技而乐众生”。
自从1986年国家体委正式将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推手单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太极拳运动成为了民众普及性的健身运动。但直至2000年,在番禺并没有形成杨式太极拳的练习氛围,也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群众性的太极拳健身运动。江大安的出现,给番禺的杨式太极拳运动带来了曙光。2003年,番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找到他,请他去办一期杨式太极拳辅导班,他毅然答应了。
2003年7月,江大安应邀到番禺广场教拳。当时报名参加学拳的有60多人,没有报名而跟着学的也有20多人。随着学拳人数不断增多,认识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各镇街、社区相继邀请他去教杨式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功夫扇。从那时起,江大安的身影,活跃在番禺各镇街的公园、广场。据不完全统计,跟他学太极的人大概也有数千人次。这些太极拳爱好者,分布在番禺城乡,他们每天迎着朝阳打拳、健身,成为了番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最让江大安欣慰的是收获拳友的真挚情谊。他很清楚地记得在2014年12月16日早晨,300多名太极拳爱好者云集大夫山森林公园,以太极拳表演的形式向他贺寿,让他终生难忘。
今年疫情防控以来,江大安还告诫弟子们一定要做好家居健身抗疫的榜样,以身体力行助力抗击疫情。
江大安强调,练习太极拳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拳既是练身体,也是练心态、练意志。杨式太极拳,动作讲究的是松、柔、圆、活,以柔克刚,动中求静,内涵深邃。学拳,既要学动作,也要掌握拳理和拳法。太极拳有整套规范的动作,能强身健体,有益健康,但练到深处,练拳归根结底是在练修为,练品行,学习宽容与大度,以达到修心养性的内在境界。江大安表示,要学到老,用到老,教到老。他希望,在推广太极拳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的过程中,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桂来 李波 通讯员 潘伟璘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赵小满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