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高铁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大湾区居民“一小时生活圈”正加速形成。上午在深圳看牙,下午去中山打卡美食,晚上回到香港的家中,已是香港人的现实生活写照。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加大医疗产业的互联互通力度,尤其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跨境审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跨境医疗融合的并非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商业保险公司、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摩拳擦掌,在跨境医疗中打起了头阵。
从市场看,目前,众多保险公司正积极调整业务模式,逐步减少对传统寿险与财产保险的高度依赖,转而深耕医疗健康保险领域。今年5月,杉泰健康宣布完成9.2亿元的战略投资,其打造的健康服务管理品牌“太医管家”备受更关注;8月20日,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期内公司营收20.9亿元,首次扭亏为盈实现盈利超6000万,调整后净利润为近9000万。
在香港市场,老牌保险公司永明金融同样在加大对湾区客户的医疗布局力度。Sun Life永明表示,随着更多港人有意移居内地退休或选择在当地工作,以及越来越多内地人才来港发展,带动两地居民对跨境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
据悉,为进一步拓展大湾区市场,Sun Life永明上线了健康管理服务平台“eSun宝”,为大湾区客户提供跨越传统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方案,涵盖初步诊断、治疗期间以至治疗后的复康,目前已覆盖内地指定医院超4200间,包括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的所有二甲医院以及指定私家医院。
“保险企业在医疗健康保险生态体系中的布局正显著增强。”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首席代理分销业务战略及发展总监田宇軒表示,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从以往单一的理赔沟通环节向更前端、更社区化的服务延伸,而且在客户覆盖面上也展现出广泛化的趋势,不再局限于高端客户群体,而是逐步深入,实现对中层乃至基础客户群体的有效渗透与覆盖。
再看深圳市场,随着深港医疗服务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深圳正加快构建便利国际医疗机构建设、技术标准衔接、药械准入使用的跨境医疗服务规则体系,持续创新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新机制,促进两地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
人才是医疗卫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深圳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准医生”有机会到香港学习,亲身体验当地诊疗规范和医疗文化,提升眼界、开阔视野。
加拿大永明International HuBS及亚洲客户与分销部首席人力资源官彭博也表示,近年来Sun Life永明飞速发展,香港本土人力资源市场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今年1-8月,为响应特区政府各项吸引人才政策,该公司就已招聘了230位内地人才。
今年,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落实与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签署的《深港医疗卫生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涵盖医疗服务、人才培训、临床医学研究、医院质量国际认证、中医药协作等范畴,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医疗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两地人才、技术、服务等互联互通。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