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深圳市粤剧团和深圳戏院联合举办的“毅海无涯”——晓毅粤剧艺术专场在深圳戏院精彩上演。本场演出票房一经开售,三天售罄,除了省内观众,众多来自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等地的华人华侨竞相购票,异常火爆。
晓毅,国家一级演员,师承“风腔”创始人粤剧大师陈笑风,现为深圳市粤剧团领衔文武生。曾获中华艺术新秀大赛广东赛区冠军,第六届、第十届广东省戏剧演艺大赛金奖,第二、三届(香港)中国表演艺术奖“全国十佳表演”及“突出贡献奖”,第二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提名奖,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在粤港澳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等华人地区拥有众多戏迷。
四出折子戏展现晓毅文武兼备综合能力
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此次晓毅个人专场,深圳市粤剧团经过了认真筹备和精心策划,以《东江传奇》选段、《杀庙》《牡丹亭》《挑滑车》四出折子戏,表达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特点,充分彰显爱国主义精神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通过原创角色、小武、小生、长靠武生等不同行当,展现晓毅唱念做打、文武兼备的综合能力。
对于晓毅,本次个人专场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勇敢突破,是演员对更高艺术追求的“自我蜕变”。四出戏既要对不同人物有的独到理解,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晓毅用不同行当的表演手段对不同的角色性格进行塑造,引领观众走进每个人物的内核当中,格外注重外在程式体现与内在情感相结合,在规定情境中刻画出不同角色的处境与内心情境,赋予角色丰富饱满的情感内涵。
小生一直是晓毅最擅长的行当,他的扮相潇洒俊逸,唱腔清丽悦耳,表演细腻走心,深受戏迷喜爱。但他此次主动突破自我,选择了一出长靠武生的必修课——《挑滑车》。《挑滑车》是衡量一名武生演员真实水平高低的“试金石”。因此,历代京剧武生演员无不钟爱此戏,杨小楼之后的高盛麟、李万春、厉慧良等武生名家均擅演此戏,虽路数不尽相同,但风格各有千秋。直到今天,《挑滑车》仍是戏曲舞台上的一出常演剧目,很多演员还用该剧作为各类戏曲评选活动或大奖赛的参评剧目。“以前我从没演过此类型的戏,只有打破自己的舒适圈才会进步”,晓毅如是说。
本折戏导演廖诚老师对晓毅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对体力和完成度要求非常高的剧目,是非常见功力的长靠武生戏,不仅需要在‘大战’和‘挑车’中完成大量繁重的开打和技术技巧,同时还要在几支曲牌中胜任繁难的舞蹈动作和满宫满调地表现出高宠的气度以及复杂的情绪演唱。如果只追求武功的训练,不注重在武戏中的人物塑造,就违背了‘武戏文唱’的艺术思想,因此,更要求演员深入地分析剧情和人物,关注人物思想的变化脉络,经过几个月准备和艰苦训练,晓毅现在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挑滑车》的呈现。”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本次专场主创方面,特邀粤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丁凡作为艺术指导,中国剧协原秘书长崔伟任串讲人,国家一级演员廖诚任武戏指导,国家一级导演王东旭任总导演,广州粤剧团音乐总监邹裕伟任作曲和唱腔设计,广东粤剧院陈昊桥任舞美设计。在舞台美学方面,大胆突破,增强现代元素,在场次衔接上使用静态和动态投影,突出现代性和视觉演绎,每折戏的舞美也重新设计,使其更符合剧情要求和现代观众审美习惯,形成演出总体风格统一的艺术表达。
在唱腔方面,百分之六十唱腔为新创,在守正创新、固本求新中,认真研磨戏剧情境,创造符合人物性格的声腔特点,坚持移步不换形的创作理念,不脱离传统粤剧,不游离于戏曲之外,突出“风腔”独具韵味的艺术特点,增强人物的情绪和情感表达,使表演更富张力和观赏性。此次专场从风格呈现到剧目选择都别具一格,充分焕发传统粤剧艺术活力,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创新理念贯穿始终。
专场特邀梅花奖得主李嘉宜加盟演出,谭兰燕、卜美玲、林海涛、苏小惠等深圳粤剧团优秀演员均有精彩表演。整整两个小时的演出,勾连起众多观众的情感共鸣,充分展现了青年粤剧艺术家的风采。台上名家荟萃,台下如痴如醉,演出高潮迭起,掌声经久不息。
专家齐聚研讨会,点赞演出高水准
演出结束后,还举行了晓毅粤剧艺术专场专家研讨会,翁国生、梁素梅等著名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原秘书长崔伟、香港著名导演毛俊辉、省剧协秘书长谭臻、深圳市剧协主席王维斌、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李新华、国家一级导演夏枫等专家以及本场演出武术指导廖诚、总导演王东旭参与了研讨,对晓毅的个人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专业角度对晓毅专场演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梁素梅认为,选择《挑滑车》对晓毅是有难度的,但他硬是咬紧牙关顶上来了,这种精神就是演员的最高境界。谭臻表示,《叫画》是晓毅擅长的戏路,这场戏非常美,跟李嘉宜搭档的感觉非常好,不愧为风腔传人。翁国生表示,《挑滑车》让观众觉得惊艳,晓毅为这场戏下了很大的功夫。四个折子戏充分展示出晓毅各方面的实力。毛俊辉认为晓毅表演细腻,且演每个折子戏都很专注,这种专注力是当下很多演员欠缺的。
李新华认为,从编剧的角度出发,《东江传奇》选段作为原创爱国主义剧目,值得保留。当演员说出“香港土地永属大中华”时,观众爆发的掌声不仅是对演员表演的掌声,也是一种情怀的掌声。夏枫表示,晓毅饰演每个角色都有他个人的鲜明风格,这是成为优秀艺术家的重要潜质。崔伟表示,晓毅的戏有辨识度。有几个折子戏虽移植于其他剧种,但表演上并未完全学其他剧种,而是有自己的特色。王维斌认为,深圳要推广戏曲,需要名团、名角、名戏,深圳粤剧团正在为此努力,晓毅可以说是正在冉冉升起的名角。廖诚表示,晓毅很不容易,今年年初就开始练习《挑滑车》,为了掌握高难度技巧付出了很多努力。
据悉,晓毅粤剧艺术专场还将于2025年1月11日在香港西九戏曲中心大剧院演出,届时将会邀请梅花奖得主彭庆华以及吴晓雯、吴思明等优秀粤剧演员加盟演出。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