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精心策划并主办的“家门口科技之旅”科普课堂社区系列活动,在南山区各大街道持续掀起科学探索的热潮。近期以来,系列活动走进招商街道花果山社区与蛇口街道围仔社区,以《趣识实验动物》为主题,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
作为该系列科普课堂的一大亮点主题,《趣识实验动物》特别邀请了来自深圳大学、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的众多资深科普讲师。他们齐聚社区,将深奥的科学知识化作璀璨的光芒,照亮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引领青少年们踏上探索科学奥秘的奇妙旅程。
首节启航:与实验动物的奇妙邂逅
深圳大学的李建娜教授作为首讲嘉宾,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引领孩子们首次踏入了实验动物的世界。她详细阐述了实验动物与野生动物、宠物之间的区别,并分享了科学家与实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默默奉献与重要贡献。
深入探索:实验动物——科学进步的隐形推手
随着课程的深入,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的孔艺教授带着带着孩子们一起探寻了实验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巨大贡献。孔教授以青霉素的发现为例,生动展现了实验动物在拯救生命、推动科学进步中的不朽功勋,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科学史上的辉煌时刻。
科研明星:大鼠与小鼠的传奇故事
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马寅仲教授以大鼠与小鼠为主角,讲述了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传奇故事。从与人类既对立又相依的复杂关系,到在现代科研中的广泛应用,马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无限遐想。
实验动物大家族:揭秘生命奥秘,制作动物标本
最后一节课,孩子们仿佛踏入了一个神奇的实验动物王国。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任晓虎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的李晓晓教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他们不仅详细介绍了比格犬、家兔、斑马鱼以及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外观特征和研究价值,并通过生动的互动问答和标本制作教学,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与魅力,领略到了生命的多样与科学的神奇。
科普之光,照亮青少年的未来之路
此次《趣识实验动物》系列课程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尊重生命、热爱科学的种子。南山区科普课堂进社区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未来,南山区将继续秉承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并重的理念,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创新贡献力量,让科普之光照亮更多青少年的未来之路。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