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不少人都会在休息时参与各类户外活动“穿越山海”,但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海岸线,突然心梗发作那该怎么办?
近日,深圳一中年男子在徒步穿越东西涌时,突然感到剧烈胸痛、大汗淋漓,其同事拨打120急救电话后,一场多部门联动的紧急航空救援就此展开。
突发心梗:事发偏远的鬼仔角
10月27日,何先生和同事相约一早出发,开始徒步穿越东西涌海岸线。
上午11点多,当他们一行走到地处偏远的大鹏新区南澳鬼仔角海岸线时,何先生突然出现剧烈胸痛、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症状。休息后症状无缓解,随行同事怀疑是心梗发作,向其他驴友求助,予速效救心丸含服,仍无缓解,于是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关键时刻:启用直升机救人
接到求救电话后,深圳120调度员卢桂巧立即就近派出南澳人民医院救护车,并第一时间向值班领导汇报。
鉴于鬼仔角位于群山与海岸环抱之中,海岸线山路崎岖、狭窄,救护车无法进入救援现场;当天受台风外围影响,风大浪急,且礁石林立,船和快艇也无法靠近,传统的陆地和海上转运均无法完成。深圳市急救中心值班领导经与消防、公安、街道等多部门沟通并进行综合评估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启用直升机开展医疗救援。
12:41,南澳人民医院救护车到达东涌码头。同一时间,盐田区人民医院停机坪护栏下降,准备派急救医护人员乘直升机奔赴救援。
13:10,东部通航医疗救援工作准备完毕,应急救援部空勤主任李翔协同救援机组乘坐直升机从盐田基地起飞。
13:13,直升机降落盐田区人民医院停机坪,早已整装待发的黄洁恩医师和李龙护士迅速登机。
飞越山海:随时准备“战斗”
13:15,东部通航直升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希望的弧线,穿越云层,飞越山峦和大海,以最快的速度向鬼仔角进发。机舱内,黄洁恩医师和李龙护士手扶急救箱,随时准备开始“战斗”。
13:31,直升机终于到达指定地点。由于鬼仔角海岸线地面无法停机,黄洁恩医师和李龙护士在直升机悬停状态下,顶着强烈的盘旋气流,迅速跳下直升机,与现场的救援人员一起,将何先生紧急送上直升机。
争分夺秒:平安抵达医院
13:32,东部通航直升机再次升空。在机舱内完善心电图,明确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黄洁恩医师立即启动胸痛中心会诊,并按院内专家医嘱给予心梗一包药,同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
直升机在蓝天白云间疾驰,生命与时间的赛跑,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尤为珍贵。
13:44,直升机安全降落盐田区人民医院停机坪。早已等候在此的医疗团队迅速行动,用担架床将何先生安全送入急诊抢救室。
生死一线:手术化解危机
13:50,何先生被迅速推进导管室。心内科程芳洲主任团队立即展开手术。
介入室内,各种医疗仪器发出的滴滴声此起彼伏,医护人员们全神贯注,每一步操作都精准无误。左前降支近段狭窄约95%终于被成功开通,何先生的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血压也稳定下来。手术室外,家属焦急等待的眼神里,终于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通过深圳120统一调度与高效沟通、协调,深圳消防、公安、街道、航空公司、网络医院、公益救援队等多方密切配合,何先生转危为安,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于次日上午步行转入普通病房。
对于此次死里逃生,何先生感慨:“深圳医疗急救体系真及时高效啊!”对出手相救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他表示深深感谢。
市民危急时刻,启动“空中120”用直升机救援,这在深圳已不稀奇。
据了解,早在2019年,深圳已经启动运行,当时国内首个“空中120”直升机医疗救援网络。东部通航和各120航空医疗救援网络单位,将在深圳市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指挥指导下,利用直升机突出的救援优势,共同打造空地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提升深圳紧急突发事件响应能力。
今年7月,为进一步推动深圳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和航空医疗救援业务发展,全面提升深圳院前医疗急救能力,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经与深圳市急救中心沟通,东部通航赠予深圳市急救中心30航时用于深圳120院前急救、大型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和重大保障、航空医疗救援演练等业务。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南澳鬼仔角海岸线开展的航空救援,是此项赠予航时后首次用于院前急救。
11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报道了《男子突发心梗 120启用直升机救人》事件,展示了深圳低空救援体系,在紧急医疗救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