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在深圳建一所海洋的“麻省理工” | 2024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

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2024-11-02 08:49
收录于专题:深圳人才日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在海洋强国时代,一起来谱写深圳海洋春天的故事。

11月1日,深圳迎来第8个“深圳人才日”。1日下午,作为“人才日”的重磅活动之一,2024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论坛以“新知、新质、新生”为主题,开展论坛、专业会议、展览洽谈、交流活动、人才招聘、参访考察等六大版块活动。主论坛上,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林间分享了他与海洋的故事。

“到深圳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作为一个“海洋人”,林间从小就与海洋结缘。“我从小在福州长大,福州人传统就是下南海。我祖父曾在黄埔海军学校学习,应该说,我们许多人的DNA里都有海洋的成分。”林间说。1988年,林间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进行科研工作,这个研究所的科学家曾经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随后,他又作为麻省理工学院MIT-WHOI联合项目的教授,培养了众多海洋领域的优秀人才。“其中很多是中国的学生,很高兴这些学生已经学成回国,成为中国海洋的中坚力量。”

2019年,对林间来说是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当时我还在美国,看到这个新闻,我觉得极其振奋,因为我感觉到这是时代的召唤,这是最重要的时刻,所以2020年,我来到南方科技大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建设海洋大学。”

从此,林间便开启了与深圳海洋的故事。

林间认为,到深圳是一个“自然的选择”。“深圳有几点非常吸引我。第一是政策优势,有政策,可以放手去干;第二是地域优势,这个地方离香港近,跟南海也很近;第三是深圳有很强的文化优势,非常年轻,年轻人很有干劲,我现在带的团队里面全是年轻人,这就是深圳的DNA,来了以后都是深圳人;第四是经济优势,深圳有这么多民营企业,我们特别喜欢,他们就是创新的活力。”

“因为有了这些优势,深圳就有了人才的优势,我们来深圳创新、创业,来这里写我们自己的故事。”林间分享道。

“在深圳建一所海洋的麻省理工”

在林间看来,深圳发展海洋事业有着诸多优势。从科技方面来看,深圳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全国领跑,是很有可能“把事情做成的”;从产业方面看,深圳有很多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最有活力,深圳有希望用高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包括海洋产业。

“但最重要的是人才,没有人才,什么事都做不好。人才怎么用?第一是引进人才,吸引全世界顶尖人才到深圳。第二是‘来了就是深圳人’,必须用好人才。第三是‘自己造血’,加快培养自己的高端人才。”林间说。

林间分享了自己正在参与的三件大事:建海洋大学、建深海科考中心、建海洋博物馆。

“‘三位一体’建设是全球史无前例的,国外没有,中国过去也没有。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造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这所大学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林间透露,深圳海洋大学的DNA是“631”,60%做工程技术,30%做科学,10%做其他。

“我们要建一所海洋的‘麻省理工’,要用高科技带动深圳‘20+8’产业。”林间说。“在海洋强国时代,我们一起来谱写深圳海洋春天的故事。”

(主办方供图)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