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南方科技大学主办的首届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创新研讨会在该校举行。会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深圳先行示范”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协会的百余名代表参加。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在欢迎致辞中,从学科建设、大科学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南科大办学情况,以及南科大深入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系列工作。她表示,南科大将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实践,努力讲好“春天的故事”,并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指出,南方科技大学的成立及其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的突出办学成绩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特区精神的重要性,证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重要驱动。期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向新境界,并产生更多高水平成果,在学界和社会上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届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创新研讨会探讨总结了深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助力深圳高质量发展,激发社会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建言献策。
一、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重要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慧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与国际传播探索》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脱贫成就显著,改革开放以来,减少贫困人口8.5亿多人,对全球减贫贡献超70%。同时,他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红旗文稿》社长祝念峰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积极探寻新的发展方式。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主导,表现为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发展特征,涉及技术突破、要素优化和产业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重点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升级。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纪亚光在致辞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他表示,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主动应对民族危机的举措。李大钊的“第三新文明”强调中国应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和西方的新路径,强调人民的力量与历史的主动性,有助于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
中山大学文化强国研究院执行院长林进平在发言中表示,现代化的文化基础与内涵不可混淆,前者为后者奠定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结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情感与家国情怀,同时需通过现代化升华情感,应超越现代化带来的理性冷漠,探索更具人文关怀的现代化模式。
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齐志清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他认为,文化是持久的竞争力,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
二、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在发言中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他表示,开放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全球视野,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支撑。面向未来必须走开放之路,促进经济、科技和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开放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旨在为中国和全人类谋求和平与发展,迈上新征程,开放将展现新的特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陶好飞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在开放的包容性、连接性和探索性下取得显著经济成就,并深化实践。他提出新时代高水平开放的三个趋向:更高标准、更大主动和更宽领域。推进高水平开放的三个支撑点为深化改革促进开放,公平规则与合作型开放,以及科技合作牵引高水平开放。高水平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强调思想解放和高标准实践,促进和平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晋清指出,高质量发展与安全是应对全球变化的重要策略。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深圳应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化安全基础,以安全促发展,确保安全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三、探寻深圳实践创新发展路径
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指出,广东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涉及科技创新、开放引领、现代产业集群等多个方面。目前,广东经济在深穗莞佛四市高度集中,未来应引导产业向周边扩散,实现“比较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变。广东的创新主要靠竞争机制和集聚效应,需加快转型,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执行会长任兴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持续推进,深圳需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消除障碍,改善营商环境,以支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深圳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具有独特的“六个90%”现象。中小微企业面临挑战,需要制度创新和市场导向,构建“创新共同体”,提升创新能力,更好服务中小企业。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郭跃文指出,南方科技大学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肩负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和服务国家建设的使命,应加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与理论,为深圳和广东的现代化提供学术和智力支持。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指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深圳“先试先行”的作用。通过南方科技大学成立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创新研究中心,深圳的实践创新将会给中国的未来提供更多的“进一步”。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沈红指出,新型研究型大学契合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强调办好高等教育对实现教育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性,要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结合。南科大的办学初心及其十余年发展证明了其在深圳的实践创新,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典型范例。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校长袁卫星强调,生命教育应关注自然、社会和精神生命,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和追求幸福。学校通过多样的课程和活动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还关注学生的内心。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