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南山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圳实践中走在最前列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陈震霖 /文 通讯员 吴永东/图
2024-09-27 08: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勇当改革先锋 争当改革标杆 务求改革实效

昨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南山区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昨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南山区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南山区委书记黄湘岳代表区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

全会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改革经验,牢记使命任务。全会强调,要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全区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

会议提出,继续耕耘好南山这块改革开放“试验田”,将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坚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圳实践中走在最前列,确保改革部署在南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传承好改革开放精神, 更好发挥引领标杆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声“开山炮”在这里打响,24项全国“第一”的制度改革措施在这里落地……40多年来,南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精彩样板。南山正是依靠改革而生、乘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40多年来,南山始终牢记改革的初心,以改革精神为动力,推动制度创新和市场化改革,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山区在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南山区GDP从2012年的2836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8566亿元,连跨6个千亿级台阶,增长超过两倍,连续11年居全省区(县)第一。产业结构优化显著,上市公司数量从103家增至21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南山特产”越来越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关键时期,全会提出,南山要迎难而上、破难而进,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育新机、开新局、谋新路,为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贡献南山力量。

“又踏层峰辟新天”。南山将做最优秀、最勇敢、最有战斗力的改革先锋,切实把改革机遇转化为改革红利、发展红利,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闯出南山路,打造一批拿得出、传得开、叫得响、记得住的南山改革样板,为全市乃至全国的改革事业注入新的动力,更好发挥引领标杆作用。

全会提出,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南山要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七个聚焦”,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标志性成果;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南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南山要吃“杂粮”,当“杂家”,致力于打造“热带雨林”产业生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制造业是南山经济的脊梁,任何时候都不能缺、不能弱。为支持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南山将建立“链式改造”机制,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赋能千行百业行动,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重点围绕网络与通信、智能传感器、机器人、海洋、数字创意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集群,市区联动提升“5+1”产业集群能级。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新能源、生命科技等新兴领域加大场景布局,培育未来产业。

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受到重视。南山区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转型,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多样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南山将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协同发展机制,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运输、人才流动和产业分工,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造自主可控的国际销售网络。

南山的改革开放史,就是南山的创新创造史。如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南山区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有效机制。

首先,南山区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通过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前沿导向和基础研究,打造“世外桃源、学术净地、创新高地”,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报告指出,要高标准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设联合实验室,为企业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推广学院派创业模式,支持辖区高校打造“教授领衔+学生主体+天使赋能”的科研型双创企业集聚高地。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夯实源头创新能力。南山区将推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鹏城实验室、深圳国家高新区南山园区三大国家级战略科技平台建设,持续强化“创新平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育成”创新链支撑,加快建设西丽湖IBT 生物智能创新港中小试基地、西丽湖国际生物技术中试实验室,高效运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融合创新中心。

在人才政策方面,南山区将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探索“市+区+前海+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的引才模式,聚焦产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靶向引才。

“五位一体”统筹全面改革,实现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

不仅要把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还要把高品质生活之歌越唱越响,把高效能治理之棋越下越好。南山将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民主和法治领域进行改革,南山提出要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党委和政府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好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同时,要优化涉外法律服务供给体系,持续完善南山区涉外法治人才库,运用好一批“双创”法律服务中心,优化对重点出海行业、重点企业的合规综合服务,引导“走出去”企业和公民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合法权益。

在文化体制进行改革,南山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健全与新时代文化思想发展相匹配的高质量生产与供给机制,进一步丰富文化内容形态。具体举措包括加快构建“1+4+10+N”的文体设施体系,打造竞演一体、场馆兼顾、平赛结合的场馆设施,做好“城南古巷”的改造提升项目等。

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方面,南山提出要努力创造涵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质生活。围绕“以民为本、民生优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推进“六新行动”,以民生改善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实施“百校焕新”行动,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与人口分布相适应、与主体功能区相匹配、与产业发展相对接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持续推进“社康新韵”,加快推进社康机构扩容和社区医院建设任务。加快打造高水平医院,实施辖区三甲医院倍增计划。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南山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探索“环境质量+碳排放+生物多样性+环境健康”全要素监测,推动全区生态环境“一网统管”。推进建设“虚拟电厂”,探索“光伏+制氢”“光伏+充电场站”等场景应用,率先打造“超充之城”标杆城区。

编辑 党毅浩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陈震霖 /文 通讯员 吴永东/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