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企业研制!全球首套空气源碳捕集矿化一体化示范项目开车

中山+ 中山日报
2024-10-24 20:33
收录于专题:中山新闻
摘要

10月24日,位于中山火炬高新区的中和负碳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来自马斯克基金会赞助的全球碳减大赛XPRIZE Carbon Removal的评委对“全球首套空气源碳捕集矿化一体化示范项目”进行现场评审,也标志着该试验项目正式开车。据悉,该验证项目可将抓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消化”成碳酸钙并作为工业原料,为中国乃至全球碳中和提供解决方案。

“吃”进二氧化碳

“吐”出工业原料

中和负碳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为原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山子公司,今年7月正式落户中山火炬高新区。项目开车仪式现场,原初科技总裁蔡力宏难掩兴奋之情。原初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为碳排放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硬科技解决方案。

原初科技总裁蔡力宏介绍项目情况。记者 夏升权 摄

十年磨一剑,原初科技开发了长期永久封存化学链矿化二氧化碳封存捕集利用技术(CCUS)和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源捕集技术(DAC)的世界首台套示范项目。2024年5月,原初科技DAC矿化一体化技术参加全球碳去除技术大赛(XPRIZE Carbon Removal),从1325个参赛者中胜出,入选决赛TOP20榜,也是唯一入榜的中国公司。

原初科技开发了长期永久封存化学链矿化二氧化碳封存捕集利用技术(CCUS)和 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源捕集技术(DAC)的世界首台套示范项目。记者 夏升权 摄

记者现场看到,承担将空气中二氧化碳捕集矿化的设备是一台大型工业化装置。据介绍,DAC技术主要是捕集空气中的存量二氧化碳,经过设备转化矿化为碳酸钙,而碳酸钙又可作为工业原料进入循环经济。“我们做的事情,简单理解就是从大气中把二氧化碳抓进来‘消化’。中山的这台示范装置,每年能去除二氧化碳1000多吨。”蔡力宏介绍,中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城市的营商环境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从选择中山到项目落地执行,前后只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未来,企业将重要的设备制造和下一步的碳交易业务都放在中山。

负碳技术为全球碳中和

提供解决方案

当日,XPRIZE大赛评审组对该设备技术能力进行全面评估。“DAC技术用非常独特的方式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这是捕集二氧化碳的众多创新解决方案之一,非常高兴看到它在这里成功运作。”XPRIZE大赛技术负责人Michael Leitch向记者介绍,他和一支工程师团队一起在中山待三天,全面查看企业的设备性能,检查数据并详细了解整个过程。明年,若该项目实现矿化1000吨二氧化碳的现实目标,有望在全球大赛取得好成绩。

当下,世界主要国家都设定了到2050-2060年达到碳中和或零排放的目标,中国也制定了“30·60”双碳目标。蔡力宏介绍,除了大规模应用可持续能源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以外,负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对于抵消难减排工业,如航空、材料工业等的二氧化碳排放至关重要。

全球碳减大赛XPRIZE Carbon Removal的评委对“全球首套空气源碳捕集矿化一体化示范项目”进行现场评审。图为评审现场合影。记者 夏升权 摄

中山公司正在推进建设每年去除3000吨二氧化碳的全球示范项目。而原初科技正在与央企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开发10万吨和百万吨产业化项目,为中国和世界提供急需的二氧化碳亿吨级解决方案。

在中山成功投资康方生物的勤智资本也将“橄榄枝”抛向了原初科技。深圳前海勤智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大杰解释,我国把低碳战略作为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这几年原初科技通过扎实的科研,真正走通了从空气源里直接捕捉固化二氧化碳的技术路线。“DAC技术的副产品碳酸钙只是表层的经济效益,最终的经济效益将由未来的碳交易产生。”汤大杰充满信心地表示,勤智资本10年前投了康方生物,助力中山取得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希望这次能够助力中山再建成碳交易集中地。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查九星

(作者:中山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