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习近平总书记致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的贺信阐明了深中通道建成开通对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刘祥认为,深中通道不仅在地理上连接了珠江口东西两岸,更是东西岸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融合发展的纽带,将为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刘祥提出了“六个一体化”的具体建议。首先是推动营商环境一体化,推动中山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对接前海合作区制度创新经验做法,率先与前海合作区融合互动发展,为全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路径示范。其次在产业一体化方面,探索中山与深圳等城市建立产业园共建共管机制,以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改革为核心,协同布局链主企业及上下游资源;探索建立产业集群跨区域协同共兴机制,携手佛山、珠海、江门等周边城市打造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推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发挥中山桥梁纽带作用,探索推动珠江口东岸城市优势产业向粤西地区有序梯度转移。在创新一体化方面,探索建立企业创新协作机制、科创融资协作机制等,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孵化器在珠江口东西两岸协同布局。
同时,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应创新跨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机制,优化布局跨珠江口及西岸的轨道交通设施,为构建珠江口东西两岸高效便捷通勤网提供坚实支撑。在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应探索建立公共服务跨区域便利共享机制,创新港澳人士享受内地公共服务模式,规划建设一批高能级公共服务合作平台。此外,规划一体化也不容忽视。刘祥建议,探索建立跨市域规划共议共编机制,对中山与周边城市相邻片区强化规划统筹和协调,布局若干融合互动发展平台。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