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小说家阿来非虚构作品《瞻对》全新增订出版

读特记者 刘莉
2020-09-11 14:55
摘要

《瞻对》是小说家阿来至今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历史作品,是阿来一次特殊的写作。2013 年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大奖授奖词称《瞻对》"再现了川属藏民的精神传奇和坎坷命运。作者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去反思和重审历史,并在叙述中融入了文学的意蕴和情怀。"

近日,著名作家阿来非虚构作品《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的全新增订版出版,这是该书自 2014 年初版以来的第三个版本。阿来说:"一般来讲,一个书可以推出第三第四个版本的时候,这个书就已经取得了一个永生的资格证。我希望这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瞻对》是小说家阿来至今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历史作品,是阿来一次特殊的写作。2013 年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大奖授奖词称《瞻对》"再现了川属藏民的精神传奇和坎坷命运。作者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去反思和重审历史,并在叙述中融入了文学的意蕴和情怀。"

之所以修订再版,一方面考虑这本书的内容、影响力以及读者这些年的阅读反馈,另一方面兼顾现在非虚构图书阅读环境的变化。新版做了多方面的增补工作:阿来新增数十条注释,对部分文化性的名词做必要的解释,以帮助更广大的读者顺畅阅读;新增两幅全新审订、有实质使用功能的地图,读者可借以把握较为生僻的地名,明晰事件走向;新增数十幅历史及文化的插图,除了珍贵的史料价值,它们将有助于读者对内容有更具体可感的把握;新增极简瞻对历史大事纪,以便读者把握整体脉络,不至迷失于纷繁反复的历史段落之中。

"瞻对"是一个地名,是今天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的旧称,藏语意为"铁疙瘩"。就是这么一个群山深处的边疆小地,从雍正年间开始,七次惊动大清朝廷出兵征讨。一开始都是当地劫掠小事,而后波及渐广,以至大量兵力、高级官员、大清皇帝都牵扯进来。发展到清末、民国,国内外局势急剧变化之际,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势力,都介入此地。一直到 1950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未经战斗而解放,"铁疙瘩"才算真正融化。

《瞻对》是阿来继《尘埃落定》等作品之后最独特的一部藏地史诗。阿来首次以非虚构写作的方式,糅合清史档案、汉藏知识分子的记录和民间口头传说提供的时空感,再现真实的藏地,而历史常常比小说更精彩。

最初触动阿来写作《瞻对》的也是历史材料的丰富和引人。当时的阿来正在为酝酿中的《格萨尔王》搜集资料,瞻对的故事开始进入他的视野,他起初计划把瞻对故事写成一个短篇小说,随着材料的增多,短篇已经容纳不下,而阿来渐渐发现,真实材料的精彩程度已经远超他的预期,已经不需要他再加以虚构。他说:"现实的离奇和戏剧性更胜于小说,历史材料远比小说更有力量"。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阿来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 年 8 月出版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