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解药丨人文天地·南海潮

刁李娴
2024-10-18 07: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好友燕子目前定居国外,许久没回国了,她与我视频聊天,每次都与我说家乡话,以解思乡之情。

她告诉我,每逢重大节日,比如重阳节,中秋节等,她都会驱车数小时前往乡村。因为那里有一片红土地,与我们家乡的红土地极度相似,中国人对土地自古就有浓厚感情。俗语云,“宁念本乡一捻土,莫念他乡万两金。”燕子脚踩红土地,心里便会踏实,似乎回到了故土。童年的趣事、家人的温暖以及朋友的欢笑,如放电影般在燕子眼前一幕幕呈现,她的思乡情也得以释放和慰藉。

乡愁使人的血脉喷张,在外时间越久,乡愁则越发浓烈,除非归得故里,否则一生难忘。“寒虫入枯鸟归巢。”连小动物都如此恋家,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呢?

游子身处异地,纵然时光流逝,多年之后乡愁也是挥之不去。也许只是一些小小的触动,某些似曾相似的场景,都会勾起浓浓的思乡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籍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月”“秋风”“梅”是与家乡相关的因素,得以让诗人内心激起思乡的巨大涟漪,并借物抒情以安抚孤独的灵魂。

多年前,我也曾作为交换生在异国求学三年。陌生的环境让我初到时有所拘束与不安,于是在宿舍,在花园,我常常塞上耳机聆听故乡的乐曲。让悠扬的旋律传递思念,从而抚慰我惆怅的心灵。家人、朋友也时不时发来微信、QQ以宽慰我的孤独与感伤。

好在三年后,我踏上归途,这是慰藉乡愁最佳的方式。古语有云,“树高千丈,落叶终归根。” 无论远方的游子,现在身在何处,何以慰乡愁?答案并不遥远,它就藏在一张车票里,一枚小小的邮票,融在一顿又一顿的团圆饭里,映在亲人期盼的眼神中。

也许你还在远方,为了事业拼搏,为了理想奋斗,无暇回家。希望有一天,你能带上满满的收获,回归最初的起点,让故乡的怀抱抚平你过往积攒起的浓浓乡愁。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刁李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