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沃土,沐光同行!“2024粤港澳女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开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2024-10-13 11:2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0月12日,由中国女画家协会、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南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沐光·同行—— 2024粤港澳女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3楼花园展馆拉开帷幕。十位粤港澳女艺术家的作品集萃一堂,呈现出不同代际的女性艺术视角之下,丰盈独特的湾区叙事。

展厅入口,既是参展艺术家,也是展览策展人的梁桂华特别为此次展览创作的一幅AI影像与水墨泼彩作品《红树湾畔》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梁桂华说:“我的创作长期聚焦红树林,因为红树林是深圳的‘市树’,它在我眼中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美学符号、文化标签,是一种精神特质。向海而生的红树林正如向海而生的深圳,是创新创业的沃土,是活力之城、梦想之都。在深圳,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由企业家到艺术家,由市人大代表到红树林湿地教育推广大使。而这个展览,汇聚了众多同道中人,希望我们能够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结伴同行,不负此生。”

梁桂华介绍,这次邀请的十位艺术家年龄跨度较大,既有早已成名的著名艺术家,也有“90后”海归新锐,从传统国画到现代彩墨,从综合材料到油画、雕塑、陶艺,展览呈现出生活和创作在不同时代背景、受到不同社会思潮影响的女性艺术家的创作面貌,蕴含着女性独特的个体化经验以及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

据了解,如展览题名所示,光是生命之源,代表着希望、温暖。光不仅来源于外界,更来源于内心。执着追求内心的艺术之光,是十位女艺术家共同的特质。孔紫是中国20世纪重要的女画家,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她将传统水墨画发展出凝练而富有意趣的风格形式,探索了水墨人物画的革新路径。颜晓萍的画作中融入了工笔、水墨、壁画等绘画元素,在矿物质颜料的交织下,渗透着个人内心深处的美丽与温馨。梁桂华以写意泼墨手法表达都市律动和自然景观,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传递出日新月异的都市节拍和昂然奋进的山海之歌。丛秋菊的作品则从相对微观的视角来观照个体的经验与价值。穆焱的画与自然融为一体并在其中释放出自我的力量。何鸣以诗意的方式探讨城市环境的流变与感知的不确定性。林小枝2023年在香港获颁首届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时代艺术家功勋奖,其作品通过阳光、流水似的点与线凸显女性的生存自信与自我表现。伍汝的油画将粤港澳大湾区新面貌作为自己的创作中心,梁倩婷则以不同的媒介展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特别是以陶瓷雕塑展示的创作——将日常用品与女性身体相融合。石琦的陶艺则尝试将自然的生命力与超自然的灵性合而为一。

梁桂华认为,女性作品更倾向于感性直觉、有丰富的想象力,更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她们的表现形式更细腻柔和、含蓄柔美,她们的创作风格也更主观多元,更富有感染力。流动于作品之中的细微情绪,是她们精神世界的映照,更是时代变迁的客观描绘和内心世界的主观表达。

这种个人体验与社会洞察力的紧密结合,带来了整场展览在女性艺术之光外的另一重意义——沿着女性的经验和视角所展开的湾区叙事。梁桂华认为,湾区叙事之所以是本次艺术展的主题之一,不仅是因为集萃十位粤港澳女艺术家的作品,更因为深圳的城市精神给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沃土。这一点,长期专注于都市水墨创作的梁桂华深有感触,30多年深圳生涯,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给特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时代的发展和机遇,给她带来了创业的机会,也正因为有创业的感悟和收获,才激发了她的艺术创作灵感。“深圳成就了我、感动了我也激励着我,我的成长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我的创作主题自然而然就是深圳。”

创新之都深圳是梁桂华艺术创作源源不绝的灵感来源,在本次展览中,梁桂华大胆尝试AI影像+水墨泼彩的表现方式,创作了高2米长13米的水墨长卷,“我希望依托科技创新,为艺术创作赋能,丰富艺术家与观众交流互动的路径,让创意和理念传播、呈现的方式更丰富、更多元、更精彩。为深圳的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