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学生,家校合力共育!南外集团家访月启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刘超 文/图
2024-10-11 21:5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家访不仅是学校与家庭的双向奔赴,更是爱与责任的延伸。

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坚实平台,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 “三位一体” 育人机制,日前,南外集团 15 所分校共同开启 “深刻理解学生” 家访月活动,旨在更加深刻地理解每一位学生,更加全面地关注每一个家庭,更加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南外集团家访月启动

总结研究成果 进行课题研究

启动仪式由科苑小学书记、校长李彬主持。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总校长葛岩峰与家长代表冯梓洋共同启动此次家访月活动。

南外集团家校共育工作将充分依托和发挥学校德育团队和家委会的力量,注重家庭教育的多位互动、多元融合。据介绍,南外集团家访月分为宣传发动、家访实施、分享总结、课题研究阶段。家访月将深入学生家庭,进行面对面的家访,并邀请教师代表分享家访心得体会,让更多教师汲取教育启示与教育智慧。

集团还将收集并整理此次家访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案例,汇编成册,形成南外集团有价值的校本资料。此外,还将通过课题的引领,促进教师队伍育人水平提高,并把课题研究作为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路径,在实践中探索、提高、总结,促进家校共育工作良性发展。

科苑小学书记、校长李彬主持活动

“做真教育,真做教育”

“我们强调和倡导‘做真教育,真做教育’,就家访而言,就是要为自己创设一个俯下身段,走进孩子成长的原生家庭,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不仅看得见学生量化的学业成绩,更能看得懂学生的精神发育史的靠谱的途径。这也是我们把此次家访月活动主题确定为‘深刻理解学生’的初衷。”……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高级中学书记、校长梁明进行了家访月工作部署。梁明表示,家访是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的基础工作,是践行教育家精神、以爱育人的必由之路,是南外“做真教育、真做教育”的应然举措。回到教育原点上,要把南外教育进一步做得更好的“牛鼻子”就是要深度关注学生、深刻理解学生、深入懂学生。

在新时代背景下,在深圳这样的一线都市中,家访工作是否还有其现实意义与育人价值?去年寒假和今年暑假,梁明带队分别家访了12户和9户高三学生家庭,区域涉及光明、宝安、南山、福田、罗湖、龙华、龙岗。

梁明表示,在家访过程中有两点具体体会:第一、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就要认识这个孩子,认识这个孩子背后的原生家庭;第二、在家访中,能感觉和触摸到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和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所感觉和触摸不到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孩子和原生家庭紧密相连的隐秘信息,更是教育者需要了解的关于孩子成长的珍贵资料。他希望全体南外人,以深刻的教育理解、大爱的教育情怀、崇高的教育追求,积极而深入地参与到家访工作中来。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高级中学书记、校长梁明

用脚步传递教育的温度

做离学生最近的人

在南外集团“深湾大校园,南外大课堂”的教育生态下,各分校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家访活动,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新境界。

“在全员家访活动中,我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关爱为出发点,以教育为目的。”南外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书记、副校长王玉付带来经验分享《用脚步传递教育的温度,衡量关爱的深度》。该校实行校长带头家访制度,以身作则、引领示范,攻坚克难;完善家访评价,健全全员家访档案;形成家访制度,制定德育周历,共筑家校桥梁,认真倾听每一个家庭的声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南外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书记、副校长王玉付进行经验分享

“家访,不是告状,而是替学生鸣冤叫屈,他们不敢在爸妈面前说的话,我帮他们说。”班主任代表、滨海小学崔丽华老师,分享了她的家访故事《做离学生最近的人》。她向家长传递尊重儿童,做儿童的榜样的育人理念,家访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主动请她去家访。她说,家访要深入人心,解决家长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真正读懂学生,深刻理解学生,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

家校合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当与孩子为未来的规划发生碰撞时,学校家访如同一股春风,吹散了我家的‘乌云’。梁明校长带队,用长者的智慧与慈爱,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代表张之美表示,校长、老师的肯定与鼓励,温暖了高三孩子焦躁的心,欣赏与尊重,让自信的树苗在孩子心中疯长。她深刻感受到了南外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学校对每位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关注与呵护。

编辑 王雯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崔霞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刘超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