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山海连城、繁花四季、科技感未来感十足是深圳形于外的城市气质;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是其成于内的文化精气神。
近年来,深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中大胆闯、大胆试,厚植文化沃土,涵养城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为深圳城市精神文明铺就鲜明的文化底色。
快马加鞭 文化事业向新向好
万丈高楼平地起,文化设施、街区作为城市文化体系的筋骨,最能直观展现其文化魅力。
深圳美术馆(新馆)展览不断,打造城市“美育课堂”;深圳图书馆北馆兼具高颜值与科技感,支撑“图书馆之城”建设……自去年底以来,深圳多个重大文化设施陆续投用或进入关键节点。
1月,深圳歌剧院项目开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未来将为深圳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发挥积极作用;3月,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全面封顶,预计2025年建成投用;8月,湾区书城项目的全新品牌案名正式确定为“湾区之眼”,将于2024年底全面竣工落成,2025年开业。
一个世界级公共文化地标群逐渐成形,一张城市文化服务网络正在织密,为深圳惠民文化服务提供充足空间。如今,深圳已实现市、区、街道、社区4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846家公共图书馆(室)运营有序,319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遍布全市,“千馆之城”名副其实。
2022年,深圳编制出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配套标准,发布深圳市《文化馆服务规范》等4项标准,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体系。
如今,深圳读书月、海洋诗歌季、创意十二月、深圳设计周等品牌活动层出不穷,各类演出、展览、惠民课程不胜枚举。
与此同时,以《咏春》为代表的深圳原创文艺精品大量涌现,好评如潮;《熊出没》等系列电影票房长盛不衰,还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上映,展现出深圳文艺从“高原”迈向“高峰”的不懈追求;关爱行动温暖航行20年,彰显城市文明底色……如今,深圳正步伐坚定,加快建设高质量文化强市。
枝繁叶茂 文化产业硕果累累
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印记,文化产业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深圳较早提出将文化产业打造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目标,并出台系列文化产业政策。近年来,深圳坚持高位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科学谋划、精准发力,制定出台《深圳市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深圳市关于加快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的若干措施》等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深圳还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截至2023年底,深圳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逾1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
以创新为引擎,深圳通过挖掘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和科技内涵,率先总结出“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模式并大力加以推动,使文化产业产值连年高速增长,成为城市支柱产业。
数据显示,20年来,深圳文化产业保持年均15%以上的快速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63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2750亿元,占GDP比重增长至8%左右。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正是深圳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今年恰逢文博会20周年,5天展会期间,交易额频频破纪录,不少企业签下千万元大单。“明年一定还来”成为众多参展商共同的心声。
20年来,文博会的展示规模从首届4.5万平方米增至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700多家增至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10个增至108个;每年吸引海内外超10万种文化创意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展示与交易,范围辐射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双星并耀谱新篇。连续两届在深圳举办的“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发出最强音,为文博会和深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博会是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画”,描绘了深圳这座城市与文化的双向奔赴,也勾勒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景象。
乘风破浪 “文化出海”方兴未艾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出的最新成果。自2022年底首演、2023年3月拉开全国巡演大幕后,目前已在全球巡演208场,成为深圳“文化出海”的精彩缩影。
《咏春》融合“咏春拳+香云纱”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界诠释了新时代的东方之美,更展现中华文化气派以及追梦不止的深圳精神。
2023年9月,《咏春》在新加坡连演4场,效果非凡,在新加坡刮起一阵“文化旋风”。
2024年8月30日至9月7日,《咏春》远赴英国伦敦,在拥有300余年历史的沙德勒之井剧院连续演出9天12场,在团组规模和演出场次上实现历史突破,刷新了中国舞剧在英演出的场次纪录。
就在上周,《咏春》在法国巴黎会议宫的4场演出圆满结束,又一次实现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引发热烈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咏春》以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赴海外演出,每一场都是当地观众自愿花“真金实银”买票走进剧院,演出现场盛况空前。英国《泰晤士报》、法国国家电视1台等海外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均给予好评。
乘势而上,砥砺前行。从新加坡到伦敦再到巴黎,《咏春》“文化出海”的成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深圳文化的创新底色。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1财政部金融司发布声明
2@深圳人,把名家讲座装进你的口袋!读特客户端上线“市民文化大讲堂”专题
3全运会冠军贺希宁:在深圳,每个梦想都能找到跑道 | 行走的赛事之城
4会“思考”的红绿灯:深圳道路交通从“车看灯”向“灯看车”转变
5市民文化大讲堂|梁玉成:从社会学角度看智能时代 (2025-01-24)
6市民文化大讲堂|何艳玲:源思维——人生必修课(2025-03-14)
7市民文化大讲堂|李亚威:影视创作——从尘土中筛出金屑 (2025-01-03)
8市民文化大讲堂|胡祥恩:和大语言模型交朋友 (2025-02-07)
9市民文化大讲堂|朱晞:古音正宗虞山琴派(2025-01-10)
10市民文化大讲堂|舒为群:饮用水如何影响健康 (2025-01-17)
IN视频
鹏友圈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12024深圳公园文化季启动仪式今日开幕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2月4日,由深圳市城管局主办,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各区(新区)城管局承办的2024深圳公园文化季启动仪式暨“在深过年,一起开新”迎新春活动在笔架山体育公园举行。 活动暖场播放了往届文化季精彩瞬间视频,并由有关领导嘉宾分别向获奖单位代表颁发了2023年度深圳公园最受欢迎活动、最受欢迎文化空间等项目奖证书、奖杯并启动环节。然后还举行了国风魔术、国潮舞、超级变脸、少儿戏剧等节目迎新表演。 本次活动特邀袁氏非遗手艺人,现场带领市民领略剪纸艺术及领取福卡和春联。 据介绍,深圳公园文化季始于2006年,已连续举办18年,成为“深圳市民的节日”。为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对公园城市的期待,2024深圳公园文化季将围绕文化、艺术、生活的融合与创新,通过“音韵雅风”、“缤纷花事”、“自然派对”与“乐活潮玩”四大活动板块,打破公园绿地现有边界,加强市区公园间的联动,让更多公园绿地的功能与价值得以交互,打造真正让市民群众流连忘返的公园文化季。

#爱上深圳美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