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丨智慧田园:惠州科技浪潮下的农耕新篇

惠州日报官方客户端
2024-09-25 15:13
摘要

在惠州的乡野田间,科技振兴农业的潮流正悄然兴起,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的脱毒甘薯培育基地内,技术人员正忙碌于检查甘薯种苗的生长情况。他们给育苗的容器注入营养液,精心培育甘薯种苗,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健康成长。在培育技术的推动下,此前的连片撂荒耕地变成绿意葱葱的种苗基地,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得到了可观的提升。从这里培植的种苗,将销往全国各地。

各地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亲自教授农户新技术,让农户能够掌握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能。水稻联合收割机和机械插秧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效率和产量。

在大亚湾的海洋渔业中心试验基地,蓝圆鲹的人工繁育和苗种规模化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专家组一致认为,蓝圆鲹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位于惠东县圣告岛附近的海洋牧场,是惠州市一大深海养殖场。从空中俯瞰港口外海,一个个巨大的白色风车矗立在海上,扇叶在海风的吹拂下缓缓转动,蔚为壮观。海洋牧场的建设,推动了“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新养殖模式的探索发展。

在惠城区芦洲镇的田野里,无人机在农田上空盘旋,进行着精准的作业演示,其高效精准的作业能力让传统农业作业方式相形见绌。

观音阁古石龙农场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农产品直播带货成为新风尚,让农产品的销售不再受地域限制。

众多企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融入了数字服务系统,通过软件实时监控数据,能够为农田管理者提供精确的田间管理方案。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科技兴农,惠州市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统筹:惠报全媒体记者罗剑业

文字:惠报全媒体记者罗剑业

摄影:惠报全媒体记李松权 罗剑业 肖泓 杨建业 朱金赞 钟畅新 汤渝杭 陈涛

一审:李柏平  二审:刘恒志  三审:李小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