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此次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为年度主题,为期3天。当天上午的开幕式上,现场发布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十件大事”。

入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十件大事”的包括首都文化界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七根流失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开放;“我与地坛”等书市书展闪亮“书香京城”;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演艺之都”建设精彩开局;北京市创建“北京大视听”品牌;创新实施“‘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新工体焕新亮相;八达岭夜长城首次在春节期间开放。
据介绍,“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十件大事”评选由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新华网开展,经网络投票、线下评议,最终评选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十件大事”。“十件大事”生动体现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成果,充分反映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

相关链接: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十件大事”:
1.首都文化界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首都文化界迅速行动,宣传报道浓墨重彩,文艺创作精品频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各类媒体统筹最优资源、最强力量开展主题宣传,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人心。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一批创新举措相继出台,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彰显了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首善之区的使命担当。
2.七根流失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
纵然风雨几多时,归途漫漫终有期。2023年10月,历经160余年辗转,7根圆明园西洋楼汉白玉石柱漂洋过海,终于回家。同期,圆明园十二兽首中的五首在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展重聚,共叙故园新章。这些国宝级的重要文物见证了圆明园的历史沧桑,寄托着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于国运兴、文化兴的美好愿景。
3.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开放
千年运河畔,文化风景新。2023年12月,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北京再添文化新地标。览运河文化古今同辉、见“未来之城”生机勃发,“文化粮仓”“森林书苑”“运河之舟”进一步满足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成为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又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4.“我与地坛”等书市书展闪亮“书香京城”
开卷阅读皆有益,书香文韵润京城。2023年,阔别十年的“我与地坛”北京书市重启,首次推出“旧书新知”活动。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第十三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盛典等一系列线下书市书展相继推出,掀起全民阅读热潮,浓郁了北京的书香氛围,彰显了首都的文化力量。
5.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溯文明起源,显大国风范。2023年9月,我国首家呈现中华文明渊源序列最完整的国家级考古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该博物馆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最突出,推出夏商周展品最集中、最典型,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发展历程,成为北京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6.“演艺之都”建设精彩开局
大戏看北京,精彩不落幕。2023年1月,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打造“演艺之都”。全年共举办营业性演出近5万场,观众1138.5万人次,票房收入23.04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经典剧目魅力不减,新创作品好评如潮,海外剧目接踵而至,听演唱会、嗨音乐节、逛演艺新空间成为京城时尚。全年演出盛况空前,文旅消费热潮涌动,演艺之都开局之年成果丰硕。
7.北京市创建“北京大视听”品牌
视听涌京华,大幕映万家。2023年,“北京大视听”精品频出,全年推出作品412部集。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纪录片《一路百年》、网络剧《繁城之下》、网络综艺《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等一系列优秀京产剧作品活跃在电视荧屏与网络平台,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中国纪录片大会、首届中国(北京)动画周、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以京产影视创新魅力引领国产影视行业方向。
8.创新实施“‘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
青春有你更精彩,“京”彩有你更青春。2023年,北京市创新实施“‘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赋能。全年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000余场次,覆盖16所高校20余万人次,线上传播量达4亿次。理论文化名家走进高校,经典文艺佳作走近学生,高校学子登上文艺殿堂,讲述红色故事、开展文物研究、参与志愿服务、献策文化园区,开创了文化育人的新格局。
9.新工体焕新亮相
碗形看台会旧友,迎宾雕塑喜迎宾。作为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的北京工人体育场,装载了《亚洲雄风》的激荡回响,凝聚着北京的城市记忆。2023年4月,新工体在历经两年多的改造复建后整体亮相,成为全国首批、北京首座国际标准专业足球场,为首都再添一座地标性、智慧型商旅文体综合体,由足球盛地到活力中心,新工体硬件升级、情怀依旧。
10.八达岭夜长城首次在春节期间开放
金龙璀璨耀群山,点亮红火中国年。2023年,八达岭夜长城首次在春节期间开放,“茶马互市”雕塑、“不到长城非好汉”文化墙、“幸福树”等解锁中外游客全新夜游体验。从“亮化”到“美化”再到“文化”,八达岭夜长城有效激发了夜经济活力,高质量推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旅游发展三位一体的长城文化带建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00:06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黄金河出海口的海渔民工作风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