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输球是伤口,“整治假赌黑”是手术切口

晶报记者 朱健
2024-09-12 07:11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如果没有一个干净、清朗的足球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

说实话,关于中国足球的剧种最近很多,可能有点过多。从反腐剧、恐怖片到搞笑片,无论哪种剧,其实都是在复制无力感。

9月10日,这种对中国足球的无力感,戏剧张力竟直接拉满。

这一天,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专项整治发布会在大连召开。假球、赌球比赛120场,涉案俱乐部球队41支,83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0余人被终身“禁足”,17人“禁足”五年……会上通报的一系列情况,令人一声长叹。

这一长串处罚名单中不乏中国球迷非常熟悉的名字,比如前国脚金敬道、前韩国国脚孙准浩、曾经的潜力新星郭田雨等。

对此,红星新闻评论道,“相关人员均被给予终身禁止在我国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活动的处罚,不难看出此次整治‘假赌黑’的决心和力度——不管涉案人员的名气有多响,曾经在职业生涯中赢得过什么荣誉,只要触及法律的红线,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

而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天同在大连,在一球领先、多打一人的情况下,国足被沙特绝杀。刺眼的1∶2,让球迷心塞不已,恶心程度不亚于几天前与日本队的那场0∶7。

惨不忍睹的场面和不堪的比分,何尝不是当下中国足球积贫积弱现状的真实写照——许多人问,在中国,很多行业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为何偏偏足球的发展裹足不前甚至倒退?

商业化的过度发展,管理体制、青训体系的不完善,足球文化的缺失……谁都知道中国足球病了,但医生是谁?治疗方案又在哪?

不停输球是一道伤口,整治假赌黑或许是一道手术切口。

目前来看,如果没有一个干净、清朗的足球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

新京报评论认为,反赌扫黑必须坚持到底,这就像大扫除,虽然过程很痛苦,但如果不彻底清理,屋子永远不会干净——“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已经进行了不止一次的反赌扫黑。目前的中国足球在进行过‘外科手术’之后,还需升级免疫系统,让问题在萌芽阶段就能被发现和解决。”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朱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