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人民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简称“中山六院”)合作再向纵深发展。9月10日,中山六院肿瘤内科邓艳红教授名医工作室揭牌,邓艳红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把正在进行的三项临床研究分中心设在宝安区人民医院,标志着双方的消化体系合作进一步深化。
据介绍,邓艳红教授是中山六院副院长、肿瘤科学科带头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牵头开展的FOWARC、OPTICAL和PICC等一系列临床和转化研究,4次获ASCO口头报告(全球权威肿瘤学大会)。主持开展20余项高质量临床试验,为中国结直肠癌人群寻得了最佳治疗方案,并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ancer Cell、J Clin Oncol、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和方案被国内外指南推荐。
去年10月,中山六院与宝安区人民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今年1月正式启动,合作共建消化体系学科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深圳分中心落户宝安区人民医院。中山六院在宝安区人民医院设立了名医工作室,并派出专家常驻宝安区人民医院,分别担任挂职副院长、相关科室常驻主任,安排专家到宝安区人民医院出诊、会诊疑难病例、指导手术、开展培训,让深圳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有“国家队”同质化医疗服务。
此次合作,中山六院从正在进行的多项临床研究中,选择了三项适合在宝安人民医院共同开展的项目,将研究分中心设在宝安区人民医院。这三项研究分别针对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性小肠腺癌或阑尾癌、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等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在指南已无明确推荐或后续治疗患者经济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对于涉及试验的相关医保外药物均有赠药方案,一方面为新的治疗方案进行积极探索,另一方面也为入组临床试验的患者减轻经济压力。
据悉,设立I/II期临床研究分中心将有助于宝安区人民医院建立更为完善的科研平台,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对于需要进行早期临床试验的新药或新技术,宝安区的患者将有机会更早地接触到这些潜在的治疗手段,而不必远赴其他城市接受治疗。同时,临床研究通常要求遵循严格的伦理标准和操作规范,这会促使医院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确保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临床研究分中心的设立还将促进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科研意识和技术水平,并且增加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机会。
邓艳红教授及其团队还将通过定期坐诊、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等形式,促进宝安区人民医院相关专科医生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宝安区的居民将在胃肠道肿瘤等专科领域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