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国际医学期刊Cancer Letters(中文名《癌症快报》)华南中心、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双双落子深圳光明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简称中山七院)宣布揭牌和启动建设。
Cancer Letters华南中心揭牌。
作为国际知名医学期刊,Cancer Letters 主要出版基础和转化肿瘤学研究的长篇研究论文和短篇综述文章,2023年影响因子9.7,是中国科学院医学1区TOP期刊。
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关注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外科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ERAS及消化外科的智慧诊疗三大研究方向,通过平台建设、科研产出、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实现消化临床研究网络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的搭建,让全市乃至大湾区实现数据共享,目标是逐步实现消化道肿瘤全周期覆盖,造福万千消化道肿瘤患者。
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表示,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医院时刻关注市民卫生健康需求,将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的消化肿瘤作为切入点,携手顶尖专家学者,成功落地两个中心,向中山大学100周年校庆献礼。接下来,中山七院将以两个中心的启动作为新起点,以期刊出版合作和临床研究成果的转化作为抓手,将“研究-应用-转化-推广”的临床医学之路走实、走稳,建设兼具中大特色、深圳样板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
中山七院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光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崇峰、深圳市科创局社会发展科技处副处长王绍文、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等出席两个中心启动仪式并致辞。中山七院党委书记陈起坤主持启动仪式。
“七、六、五、四、三、二、一!”29日下午5时许,在与会专家领导的见证下,Cancer Letters主编李敏教授宣布华南中心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
揭牌仪式后,李敏教授以Scientific publishing: what you need to know为主题作了首场专题讲座,深度剖析学术发表规范与策略,为医学工作者对国际学术出版的认知与实战能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未来,Cancer Letters将与中山七院深化期刊出版合作、加速学术交流、共谋学科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山七院和中山大学及深圳医疗机构在科研领域的国际知名度。
围绕三大方向破解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
随后,与会专家领导共同为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按下“启动”手印。
与会专家共同按下启动手印。
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伯明翰大学高昉教授发来视频致辞。她表示中山七院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今年3月已与伯明翰大学成立了深圳市第一个国际联合临床研究所,两个月后的今天又取得如此新成果,今后中心将搭建临床研究合作桥梁,形成以中山七院为首的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探索出创新路径。
高昉教授发来视频致辞。
中山七院副院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常华教授对中心前期工作进展及总体规划进行了分享,他提出未来中心将围绕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外科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ERAS及消化外科的智慧诊疗三大研究方向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
深圳市科创局社会发展科技处副处长王绍文从科技创新角度分析指出,中心的建设是深圳市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发展的有力推手,也是完善全市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深圳市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意义非常重大。
当日,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也同步成立。
深圳市医学科学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李镒冲教授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发言,他表示中心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可见中山七院在医研领域的学术号召力。未来很期待能依托这一大平台持续合作开展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临床研究等,共同分享独具优势的医学研究等资源。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期刊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青果、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胃肠外科杨雪菲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胃肠外科吴晓滨教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唐光华教授,以及中山七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游展高,副院长潘逸航、陈纯,总会计师陈财柳,院长助理彭鸿钧、钟庆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袁金秋副研究员和各科室代表等也参加了两个中心的启动仪式。
会后大合影
建好医研大平台,让深圳市民“有口福”更幸福
两个中心落子中山七院,深圳市民将有哪些“获得感”“幸福感”?
何裕隆院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现代人普遍节奏快、压力大,导致消化系统疾病高发。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市民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对于提高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防治水平的需求很迫切。另一方面,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大都缺乏特异性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外科干预机会,“治已病”多于“防未病”。因此,两个中心的落地建设,将从“源头”入手,为深圳建起消化外科临床研究和大数据的共享平台,通过临床研究提高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消化外科相关恶性肿瘤的防治水平,为民生健康谋福利。
何裕隆院长透露,两个中心在接下来的建设过程中,将会积极推动深圳市消化系统外科临床研究的发展及研究成果的转化,争取出更多专利、指南,降低深圳市民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消化系统良恶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让市民有着拥有踏实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山七院在消化医学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中山七院建院以来就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深度融合,建立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面负责临床研究管理、技术支持及研究工作,目前已备案胃肠外科等11个国家临床试验专业,投入超1000万元成立“735计划”专项临床研究基金,并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建了深圳市第一个国际联合临床研究所。其中,中山七院胃肠外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临床重点学科,已获批“广东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研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与葡萄牙米尼奥大学联合组建I3Bs类器官联合实验室。经培育,中山七院在消化医学领域已经取得了系列成果,部分研究发表于Nature,The Lancet Oncology,Gut,Gastroenterology等顶级期刊,并牵头制定了《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中国消化外科抑酸药物规范化使用的循证指南》等多部国家指南。
未来,中山七院将再接再厉,紧密融合全市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关注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完善协同创新网络建设,辐射大湾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的消化系统外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