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中国在深发布研报,“数字科技+新能源”拥有广阔机遇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2024-09-10 15: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当前正在举行的2024深圳数字能源展上,毕马威中国与深圳市企业服务集团联合举办了“国际绿色能源产业投资大会”,通过对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和新能源融合发展路径、能源跨区域协同等主题的探讨,分析数字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并以国际化视野对数字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做出洞察和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转型成绩被业界广泛认可,作为全球制造业重要基地,大湾区汇集了众多绿色低碳园区,承载着众多数字能源创新技术与服务,将有助于大湾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南区首席合伙人李嘉林表示,该机构将持续为数字能源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湾区作为中国数字能源产业发展的展示窗口,国外企业可以更加了解中国市场,中国产能可以更顺畅出海实现全球化布局。毕马威中国客户与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介绍,大湾区一些新能源投资正同步加码海外布局,在风电、光伏发电和储能项目方面和新建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和动力电池及其他零部件生产工厂等方面均有进展,毕马威中国及海外成员所已合力为许多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必要协助。

论坛上,毕马威中国发布《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之驶向中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深入解读中东北非能源产业发展及转型现状、未来规划,以及中资投资机遇。《报告》认为,中东地区自身能源消费高度依赖石油、天然气资源,能源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日趋紧迫。近年来,中东北非国家逐渐意识到能源转型的急迫性,纷纷发布国家能源转型战略,部分国家已经制定出明确的转型目标。

“长期以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积极推动双向投资合作,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综合性合作机制,双方在新能源合作方面供需互补,存在广大的拓展合作空间。”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表示,中企正积极参与阿拉伯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全产业链开发,并在当地承建光伏、风电等发电项目,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助力优化电网运行。“中国光伏企业在中东多采取合资建厂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双方优势,通过集体决策降低风险,实现收益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报告》同时认为,企业应对中东市场进行深入的市场可行性研究,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从市场进入、市场定位等角度实施有效的市场策略,通过精细化的项目经济性评估和有效的当地资源触达策略,更好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图片由毕马威中国提供)

编辑 冯思颖 张雪松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