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国最早形成的现代艺术
汪润
2020-09-09 14:17

近些年来,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靳飞不断地深化一个新概念——“民国京剧”。他主张在王国维提出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之后,又有人加入了明清小说,那么可推之,民国的文学特色是“民国京剧”。最近,他推出了新著《靳飞戏剧随笔》,又将此概念与更大的“新文化运动”相联系,阐发了五四运动以来,在理论学术界和社会文化中的结合点,恰恰就是“新文化运动”以外的“新文化”,而这种“新文化”的核心就是京剧。

《靳飞戏剧随笔》

靳飞 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9年12月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大陆学界掀起了一股反思“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很多著名学者参与了大讨论。一般教科书上的看法,认为“新文化运动”始于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认为它是“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是带有革命意义和进步意义的。但经过后世几十年的变化,学术界开始认为“新文化运动”及之后的五四运动在反对儒家传统、反对旧文化是激进主义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割裂了中国传统的脉络,并对后来的中国建设影响并不完全有利。

王元化先生是这一系列反思“新文化运动”讨论的发起者之一。他发表《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归纳当时论战的几个阵营差异:杜亚泉持中西文化调和论;陈独秀反对调和论;胡适以西学为主体,不主调和论;吴宓以中学为主体,亦不主调和论。通过研究,王元化认为“东西文化融会调和是极其复杂的,其中不少问题至今仍悬而未决。持调和论者主张开发传统资源,使之与西方文化接轨。但是在许多方面,传统资源十分贫乏。”(《九十年代反思录》,59页)实际上,王元化是借杜亚泉之口,重新反思“新文化运动”中的新与旧、中与西的关系,并且希望借调和论找到“新文化运动”打破旧传统之后的出路。

反思“新文化运动”所观照的永远是现实社会。不同学者在不同领域寻找答案,林毓生所著的《中国意识的危机》和《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认为反传统的态度,彻底摧毁了我们文化的凝聚力。儒家文化可以和西方自由人文主义相结合,而这种结合就是儒家文化的现代化转变。杜维明也类似地从儒家传统找答案,要把儒家传统弘扬成为一个涵盖性的人文景观。这些学者仍然是在中西文化对立方面寻找答案,无非是西方多一点,还是中国传统多一点的老思路。

不同于其他学者,王元化跳出了这种中西二元对立。王元化总结“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认为思想成就是个性解放,“人的觉醒”。但同时有四种观念弊端:第一,庸俗进化观点;第二,激进主义;第三,功利主义;第四,意图伦理。随着时间的进展,这四种观念对于我国文化建设越来越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九十年代反思录》,108页)。他指出:“封建传统至少可区分为以封建时期高层文化(即精英文化或士绅文化)为内容的大传统和以封建时期低层文化(即民间文化)为内容的小传统两种形态。”大传统与小传统是美国人类学家芮斐德(Robert Redfield)提出的一种文化分析二元框架。大传统可以理解为社会中少数上层人士、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为在农村中多数农民和底层群众所代表的文化。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已经不断修订这一理论,认为不是大传统引领或者同化小传统,而是通过少数精英渗透小传统,小传统以传播方式影响大传统。回看京剧的发展,正是文人精英与艺人不断地在舞台和观众之间磨合的产物。

“新文化运动”的确曾有提倡平民文学的口号。从来被轻视的民间文学,如小说、山歌、民谣、竹枝词等受到了新文化学人的重视。周作人、胡适、顾颉刚等人搜集民间文学,“眼光向下的革命”成就了中国民俗学。王元化从大传统与小传统角度,认为“京剧无论在表演体系上或在道德观念上,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艺术的固有特征。”可见,王元化发现了沟通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媒介可能是京剧。但可惜王元化的思考仅止于此,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京剧与“新文化运动”的诸多关系,靳飞接续了这项思考。

靳飞提出“在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之际,也并非只有‘新文化运动’诸公感受到了这一巨大变化,也并非只有‘新文化运动’诸公意识到了要创造出一种新文化。换言之,在‘新文化运动’之外,不等于就没有‘新文化’的存在。”这里,靳飞所指的新文化运动之外的“新文化”,其实主要指的就是中国京剧艺术。他继续指出“中国京剧艺术就是一种没有‘被计划’过的,因时代变化而被激发起文化的自觉,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中国‘新文化’。”(《靳飞戏剧随笔》,152页)这里靳飞提出的“新文化运动”之外的“新文化”,实质上就是发展了王元化认为“新文化运动”中有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说法。《新青年》的编辑和作者团队,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周作人、傅斯年等人,希望的是从国家和精英文化层面进入的文化变革,反对旧文化,反对旧传统。而“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一种激进的方式,推动了精英阶层的文化变化,这样的变化也必然从文化运动变成社会运动,经由少数精英渗透到小传统中,在小传统层面迅速传播,成为大众接受的新文化。可以说,靳飞提出的“新文化运动”之外的“新文化”,打破了以往研究“新文化运动”只停留在少数精英的论辩,只关心新旧、中西这些近乎哲学的论战;这一概念的提出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从一个思想史的层面,或者革命话语下的政治史,拉回芸芸众生的社会史层面;思考小传统中的变化逻辑,“民国京剧”是否成为小传统中社会改造的探索先锋。这是开拓性的理论概念,它可以进一步扩展思考小传统的“新文化”如何改变了整个民国以来的文化政治生态。

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陈飞在《靳飞戏剧随笔》序中已经系统地阐述了“民国京剧”的理论形成与社会意义。陈飞认为整个民国时代,京剧成为当时中国最为主流的本土艺术形式。京剧是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剧烈碰撞与交锋中形成,让各个阶层和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达到了艺术上的共通。所以说,“民国京剧”本身就是一场“新文化运动”。中国京剧艺术因而既是中国最晚形成的中国古典艺术,同时又是中国最早形成的现代艺术。其重要程度,足堪媲美“新文化运动”。

靳飞并没有止步于提出概念,而且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从不同层面论证“民国京剧”究竟如何成为“新文化”。他认为谭鑫培是中国京剧艺术“新文化”探索的肇始者。谭鑫培提升京剧艺术水平,提高艺术家社会地位,开拓现代化“新文化”理念,走进商业城市,接受报纸杂志、唱片电影等新思想和新艺术形式。另一个代表人物是梅兰芳,他从表演和创演两方面改良京剧,移步不换形。梅兰芳令京剧艺术成为国际间耀眼的中国文化徽章。除了艺术家的自我探索以外,不同阶层背景的精英加入了京剧改革队伍。齐如山这样的介于新旧之间的文人,他参与梅党,甚者直接参与戏曲、民俗等方面的撰述。还有一部分留美背景的知识分子也参与到梅兰芳等人的戏剧活动中。(《靳飞戏剧随笔》,34页)另外,熊佛西在河北定县开展“农民戏剧运动”,希望把“国剧必建设在新剧与旧剧之间”。因此,民国时期,不论大传统的文化精英,还是小传统的庶民百姓,都通过京剧的形式,实现了“新文化”的传播与自我认同。

靳飞从与“民国京剧”相关的艺术家、文化精英、观众等各个阶层分析京剧改良运动及京剧艺术传播,给出了一个社会层面的民国全景。同时,他还从儒家思想的层面,探讨京剧与传统儒教的关系,认为京剧天生就蕴含了儒教思想和意识形态。清末满族贵族把京剧演员请到宫廷,京剧演员的地位身价提高到史上中国传统戏剧演员所获得的最高水平。京剧剧场成为儒教的教堂。(《靳飞戏剧随笔》,13页)所以说,作为小传统之一的京剧一方面受到了大传统中精英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自成一体,完成了向民众传播观念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之外的“新文化”,概念来自人类学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我认为可以套用法国人类学家布尔迪厄的“文化场域”概念进行理解与进一步研究。布迪厄的文化场域概念,不是一个客观的场地,而是类似电磁场一样,不同的文化人物、文化资本、文化现象等等综合而有机地相互作用和影响,其中有权力政治,但同时又有自己的稳定结构。靳飞研究的各个阶层,不论是王孙贵胄还是贩夫走卒,都从自己的角度进入了中国京剧这个大场域中,每个人带着自己原有的社会、经济、文化资源,有着不同的意愿和目的,影响这个“新文化”走向,同时又从京剧中有所得。当一种文化,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又一起传播出去的时候,它的生命力就是无限的。“新文化运动”之外的“新文化”通过“民国京剧”这个核心手段,在中国小传统文化中不断扩散,逐渐地扎根百姓,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的诸位精英奋力疾呼也无法传播到底层民众,然而通过京剧,让百姓自我革新,主动接受,进而继续创造了小传统的“新文化”,即完成了“新文化”再生产。其影响之深远就不仅是新文学和中西之辩所能包容的了,也许已经影响了民国至今的文化走向。

“新文化运动”之外的“新文化”,是靳飞关于民国政治文化变迁的核心观念。这个“新文化”概念与“民国京剧”论,我个人认为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民国文化的理解。“新文化运动”之外的“新文化”是对当时文化发展不同出路的判断,同时给出了新文化之后的道路,是从小传统的角度提出的。那么,非止京剧,其他戏曲、小说、竹枝词等小传统文化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入“新文化”,但因未达到古今中西融合,没有那么典型。“民国京剧”是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这一系列文学型式的角度上阐发的民国文化新风尚,是另一种新文化,也是不同阶层的文化改革的成果。

总之,“新文化运动”之外的“新文化”是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反思的反思,既是对民国当时社会文化的客观描述,又是对“新文化”的全新阐释与发展,可以研究过去,也可以观照现在的文化建设。《靳飞戏剧随笔》通过一系列文章阐发了“新文化运动”之外的“新文化”的理论内涵,同时又以谭、梅两家的京剧事业为例,展现了“民国京剧”的历史沉浮。他的研究始终以现代的视角,在历史与现实中游走,跳出中西、传统与现代的二分法,尊重史实,观照现在。

作者:汪润

独家原创内容,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汪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