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国家图书馆喜迎建馆111周年。9月8日晚, “迟到”一百余天的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在国家图书馆正式揭晓。15种社科类、科普类、少儿类图书获奖。另有35种图书被评为推荐图书。
文津图书奖设立于2004年,是由国家图书馆发起、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评奖活动,侧重推荐为大众关注的能够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普及类图书。
本次获奖图书包括社科类6种,分别为《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教育问题探津》《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苏轼十讲》《气候赌场:全球变暖的风险、不确定性与经济学》《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和帝国的终结》。科普类5种,为《这里是中国》《播火录》《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1分钟物理:“中科院物理所”趣味科普专栏(第1辑)》《十问:霍金沉思录》。少儿类4种,《雪山上的达娃》《两个天才》《五千年良渚王国》《砂粒与星尘》。
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评选工作于2019年12月3日正式启动,并首次实现网络报送。在推荐阶段,共收到图书馆、出版社、读者、评委等方面推荐的图书1890种,有效参评图书1610种,推荐数量再创新高。其中,有201家出版社参与推荐,68家图书馆参与推荐和初评活动,文津图书奖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定于今年年初组织开展的评选工作不得不有所延迟。组委会秘书处克服各种不利条件,通过网络会议、电话会议等方式与各方沟通联络,积极推进评选准备工作。在有序恢复开馆后,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确保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组织评委们开展评审工作。经过初评、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此次文津图书奖获奖及推荐图书。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