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持续关注《咏春》伦敦热演:“《咏春》满足了伦敦观众的渴望与期待”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刘莎莎/文 周红声/图
2024-09-05 20:5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当地时间9月4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继续在伦敦演出2场(第6、7场),人气不断升温。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对于《咏春》在伦敦掀起的艺术风潮给予密切关注。当地时间9月4日,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引用深圳报业集团旗下Eyes Shenzhen、深圳广电集团发表的视频新闻,连续发送两条推文,推介《咏春》。

推文写道:“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英国首演满足了伦敦观众的渴望与期待。看看观众们在观看了这出令人着迷的演出之后,是如何分享他们的感受的吧!”“越来越多伦敦的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对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给予高度评价。对于演出的评价,快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说的吧!”

早前,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也曾多次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表推文,为《咏春》点赞。

自当地时间8月30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伦敦拉开演出大幕以来,热度持续飙升,不仅口碑发酵,更引起了英国当地主流媒体的关注,《泰晤士报》《卫报》以及各大艺术评论网站等接连发表文章,给予好评。《咏春》在英国传播“破圈”,吸引越来越多的当地观众前来观看,票房节节走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番《咏春》采取的是通过商业演出的方式,实现中国文化出海,于当地时间8月30日至9月7日,在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连续演出12场。当地观众真金白银货真价实“用门票投票”,《咏春》经受住了海外市场考验。

《咏春》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这一次《咏春》在伦敦的演出,无论是演出规模还是演出场次皆有突破。过去中国舞剧来伦敦演出,至多演出3、4场,像《咏春》这样在沙德勒之井剧院演出12场的前所未有。”《咏春》在伦敦举行首场演出时,冯双白尚对《咏春》在英国的接受度心怀忐忑。而多日的演出下来,冯双白表示,《咏春》越演越好,在市场的磨砺中越来越强大。

“如今,我想要票都没有啦!票房太紧张了!”冯双白说。而对通过市场化、商业化运作实现“中国文化出海”的探索,冯双白认为,这是“长久之举”“可持续之路”,“买票代表观众真的想看。看后好评说明他们真的被感动。只有自发、自觉的走进剧院,观看演出,体会到中国文化之美,才是有效的文化传播。”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刘莎莎/文 周红声/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