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定线制实施一周年 海上安全风险降低 船舶通行效率提升

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2024-09-05 18: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5日,记者从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圳东西部船舶定线制实施一周年新闻发布会”获悉,深圳在东西部海域船舶定制线实施一年来,大型船舶进入深圳海域像有了高速公路一样,跑得又快又安全。深圳海事局宣布,将船舶定制线的实施期限延长5年。

突破了发展瓶颈,提升了通航效率

据介绍,东西部水域定制线是海事部门历时2年才最终划定的。西部船舶定线制位于赤湾水域,由深圳西部公共航路、妈湾警戒区、蛇口警戒区组成,旨在通过分隔相反方向上船舶交通流的方式,规范船舶航行路线,降低船舶碰撞风险,提升船舶通行效率。

东部大鹏湾推荐航线位于大鹏湾水域深港分界线以东深圳一侧水域,是继大鹏湾进出盐田港传统深水航路之外又一条较深吃水的航线,丰富了盐田港航线资源供给,是一条深圳完全自主可控的重要海上通道。

东西部水域船舶定线制实施一年来,主要作用在于促进了深圳航运经济发展和海上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在深圳西部港区,西部公共航道日均船舶交通流量由490艘次增加到519艘次,同比增加5.9%,船舶通过的平均通航时间保持在13分钟高效运行。在深圳东部港区,推荐航线开辟出一条进出深圳东部港区的“自主航路”,船舶待泊时间大幅减少,2024年上半年进出盐田港船舶平均待泊时间由1.2小时下降到0.7小时,同比下降41.7%。

定制线让深圳航运市场营商环境更具竞争力。2024年上半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总量达15291.16万吨,同比增长12.43%。集装箱吞吐量1554.9万标箱,同比增长14.9%。西部水域还重点保障了机场航空煤油供应等重点物资运输,航经相关水域的油料运输船舶进出港1054艘次,同比增加294.76%。东部水域,新航路的开辟彻底改变了多年来进出盐田港只有一条主航路的历史,2024年上半年,盐田港新增9条国际班轮航线,港口竞争力显著提升。

深圳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划定的“定线制”进一步细化了船舶航行规则,优化了船舶航行秩序,规范了船舶航行行为,减少了船舶交叉会遇局面,从源头上降低了船舶发生事故的风险。据统计,实施定线制措施后,在提升水域交通承载力的同时,深圳海上交通事故发生率维持在万分之零点四以下低位运行。经过科学评估,决定在原颁布船舶定线制有效期届满后继续实施,有效期五年。

航路安全高效 港口成本双降

记者获悉,东西部船舶定线制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深圳港区安全、高效的整体形象,吸引了更多的国际班轮挂靠深圳港。以深西港区的招商港口集团为例,2024年上半年,挂靠招商港口集团班轮数量3913 艘次,驳船数量达16256艘次,货物吞吐量实现22.5%的增长,港口货物周转效率也同步提升,企业的物流及运营成本实现“双降”。

东部港区的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统计数字表明,自大鹏湾推荐航线实施以来,深圳东部水域不仅多出了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自主出港航路,港口营运效率也明显提升。2024年上半年,挂靠盐田国际班轮3,524艘次,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8%;船舶运营效率也进一步提高,实现了22天到欧洲、12.5天到美国的高效运营。

下一步深圳海事局将继续保障航路安全和通航效率持续改进。持续提供远程交通组织服务和技术支持,通过强化现场巡航执法和电子巡查力度等方式,加大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船舶的安全监管服务力度;积极协调海事测绘部门定期开展水深扫测,及时发现水深、航标状态异常,切实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通过E航海支持、智能云提醒、增设航标、分区限速等措施,持续提升定线制水域安全保障能力;适时开展划定过境小船航路方案研究,统筹通航资源,持续释放东西部港区通航潜能。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