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致辞丨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校长邓旭:追光同行,用奋斗点亮青春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2024-09-02 16: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2日,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学子迎来新学期,深实验高中部校长邓旭以“追光同行,用奋斗点亮青春”为题发表讲话,勉励实验学子努力成为中华民族脊梁。邓旭表示,身处崭新的起点,希望同学们欣喜之余不要懈怠。与优秀的人为伍,是富养学识、自我成长的最佳途径。


以下是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集会于此,共同迎接2024-2025新学年新学期的开始!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新老师和新同学,欢迎大家成为实验人,成为高中部的一员!祝贺每位高一年级新同学,你们凭借出色的表现,从全市13.5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来到高中部,来到梦想起航的地方!你们是幸运的,更是优秀的!在这个崭新的起点,希望大家欣喜之余不要懈怠。与优秀的人为伍,是富养学识、自我成长的最佳途径。人生旅途中,遇见的每一位良师、每一个益友、每一次良机,都是一种幸运。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遇见,不负韶华,不负自我,才能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无限的光芒。请大家追光同行,彼此珍惜这段共同的旅程!

谈到优秀,今年巴黎奥运会上,以“00后”为主体的中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展现了非凡实力与昂扬风貌。他们奋力拼搏,不断刷新纪录,赢得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与奖牌,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收获了亿万民众的赞誉和国际舆论的肯定,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深感骄傲与自豪。他们中有突破自己的极限、拼到最后、创造历史的郑钦文,有逆境不退缩、压力化动力、愈战愈勇的樊振东,有实力说话、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直率坦诚的潘展乐等等。不向压力低头,不被阻力击倒,向着梦想奋斗,在挑战中突破自我、破茧突围,展示属于中国青年的锐气、志气和骨气,这就是奥运健儿们带给我们的信心与力量的启示。

老师们、同学们,今年七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人才支撑。《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改革方向和实施路径。深圳实验学校建校39年来,用“人格”成就大器、以“课程 ”奠基人生,高扬爱国主义教育大旗、高扬健全人格教育大旗、高扬素质教育大旗,时刻保持教育定力。高中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023-2024年度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2024届高考续写辉煌篇章,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负责,实验再次兑现承诺。

其中两位优秀毕业生代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是陈鹏宇同学,历史类总分排名全省11名,因其接受采访时思路清晰、文采飞扬、谈吐自如、幽默风趣,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相关视频和文章获得了十万+的点击量。网友们纷纷点赞留言:逻辑缜密、思辨睿智、才情俱佳,志向高远、兴趣广泛,不落俗套、未来可期……有网友好奇是什么样的学校和家庭能够培养出这样一位深厚家国情怀的优秀学子。陈鹏宇同学表示,实验学校求真务实,老师非常负责,学校从 “励精图治”的校训出发,始终与深圳特区乃至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致力于培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栋梁之材。他对学校及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还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前路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眼前才有路”来鼓励全体实验的学弟学妹们,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困难和逆境,要有勇气去面对,不要退缩,要去解决困难,这样,自己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还有一位康凯森同学,随着第97个“八一”建军节的到来,深圳共有13位学子(4位来自实验高中部)收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实现了他们报效祖国的梦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康凯森和其他3位实验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同样的话语 “我们学校的价值追求是深圳实验师生应当努力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追求,这句话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康凯森表示自己的分数可以选择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但他最终毅然选择了报考军校。他认为未来的国防建设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满怀激情地说:“我希望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国防建设之中!”

老师们,同学们,“实验师生应有努力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价值追求”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实验学子,他们的选择和努力,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奉献。这让我想起一首关于“脊梁”的诗:风没有脊梁,任着性就行;草不要脊梁,随风摆就好;水何需脊梁?往低处淌就行;虫要什么脊梁?还没进化到那个阶段!

但是,山有脊梁,因要撑住苍天;

桥有脊梁,千车万马要从此过。

一个人不能没有脊梁,它让你顶天立地生存、生活;

一支军队不能没有脊梁,它让你挺直胸膛坚守、战斗;

一个民族不能不要脊梁,有它你才能高昂不屈的头颅......

老师们,同学们,“努力成为中华民族脊梁”是实验学校师生的价值追求,“励精图治”的校训指引方向,“严格、勤奋、团结、文明”的校风、“敬业、创新、严谨、精深”的教风和“尊师、刻苦、活泼、求实”的学风塑造行为规范,“团结奋斗,开拓前进,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学校精神则提供动力源泉。奋斗是中国人的行动哲学,奋斗精神镌刻在中华文明的基因图谱中。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一代代先贤传诵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述的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39年的实验发展史,一代代实验人践行的是“励精图治”“天道酬勤”,向往的是“春华秋实”“事在人为”,背后无不写满勤勉实干、不懈奋斗的艰辛。

老师们,新学期新面貌,让我们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躬耕态度持续推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探索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实施形式,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关注不同起点学生的学习效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从而获得进步和提升。

同学们,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你们人生新舞台的帷幕也徐徐展开。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是对青春最好的礼赞。新学年新起点,高一同学要习惯养成、快速适应、勇于攀登;高二同学须开拓视野、志存高远、厚积薄发;高三同学将沉稳坚定备考,“鸿鸟只思羽翼齐,点翅飞腾千万里”。这句话出自《十二时•发奋》,常用来比喻人要有追求和理想,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鼓励人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希望实验学子以奋斗之姿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让青春之奋斗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成就青年之精彩!

谢谢大家!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