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既要整治恶意差评,也要尊重消费者评价权
读特评论员 庄媛
2020-09-09 00:19
收录于专题:特评

今年8天超长的国庆黄金假期即将到来,对于受疫情冲击严重的酒店从业人员来说,可以用“异常期待”来形容。但广东某度假酒店的工作人员小李内心却忐忑不安,对于端午假期酒店内发生的客人用“删差评”要求酒店免房费一事还有很深的心理阴影,至今心有余悸。

在大数据时代,再好的广告、再大阵势的宣传,也许都不如客户的好口碑有用。2019年,中国消费者全年在OTA(即在线旅游)等平台上生产了3500多万条各种类型酒店点评。平均每天10万条;平均每小时4167条;平均每分钟70条。这些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的点评意味着什么?对消费者而言,评价是考虑是否预订该酒店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大多数消费者在预订酒店之前都会浏览其他游客的评价之后再规划、下单。而对酒店来说,消费者的评价至关重要,不仅影响到后续顾客的选择,还直接关系到酒店的曝光排名。因此,酒店往往十分重视用户评价运营,在日常管理中也常常把平台评价与门店考核和员工绩效挂钩。

美国康奈尔大学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如果酒店在线网评(5分制)提升1分,消费者对该酒店预订意愿将提升13.5%;在不影响市场占有率情况下,酒店客房价格将提升11.2%。正是因为小“点评”却有大影响,酒店为了提升好评率可谓绞尽脑汁,比如赠送小礼品或优惠券、点评返现等等。一旦有“差评”上线可就慌了,在酒店消费中,由于消费者差评而起冲突的事件并不少见。不过,以往大多数情况是消费者因打差评而遭酒店谈判甚至是威胁,没想到竟也演变出消费者恶意评价以向酒店勒索钱财等好处的怪象。不仅仅是部分别有用心的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人人喊打的“职业差评师”也开始“进军”酒店行业,甚至衍生出一个“产业链”。

归根结底,这些恶意差评的人都是抓住了酒店方重视信誉不想有差评的“软肋”,故意发表差评之后通过有偿删除差评获利。他们损害了消费者和酒店的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亟须重视和整治。如果不能对此乱象进行治理,职业差评师就可能继续演变成为同行竞争对手利用的工具,致使不公平竞争现象的滋生蔓延。对此,酒店方面不能用“息事宁人”的态度助长恶意差评风气,要以合规合法手段向平台申诉;平台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平台上商家的正当权益,维护好公平公正的顾客点评环境。

抛开“网络碰瓷”,酒店也无需闻差评则色变。差评未必是“软肋”,也可以是转型升级的“利器”,如何处理差评才真正体现出酒店经营的原则性和服务水平。点评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是让更多客人能真实全面地认识酒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倒逼酒店提升服务质量。面对差评,酒店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正视和尊重消费者的喜好,检查顾客反映的问题是否真实存在,大方回应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毕竟旅游体验主要是主观意识,消费者体验千差万别,多维度的真实声音不失为调整日常经营的有益参考。

尊重和保护消费者对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评价权利,也是包括酒店在内的旅游企业应尽的责任。即将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在线旅游经营划出红线。该《规定》第十三条:在线旅游经营者应当保障旅游者的正当评价权,不得擅自屏蔽、删除旅游者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评价,不得误导、引诱、替代或者强制旅游者做出评价,对旅游者做出的评价应当保存并向社会公开。这有利于让点评真正回归本质,让业界和游客真正受用,以真实客观的用户评价推动酒店行业乃至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酒店企业“守规矩”,消费者“不乱来”,相关部门及平台“多上心”,才能让旅途更安心、旅游更美好。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评论员 庄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