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步工业区的一条厂区马路到“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曾创造出无数神话。穿越产业变革、电商浪潮冲击等大时代风云变幻,华强北也有过迷茫,转型方向几经转变,但始终“求先求变”的脚步从未停歇,不断创造新经验,作出新贡献,持续吸引着海内外关注的目光。
如今,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电子重镇华强北,又在悄然发生新变化。从传统“一米柜台”到创新商贸综合体,从野蛮生长到补上规范化短板,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把流量转化为“留量”,背后是华强北改造升级电子市场、传统商贸业、构建新型专业市场生态体系的积极探索。
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创新改革依然是关键一招。近日,深圳特区报记者走进华强北开展调研,近距离观察,从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揭示华强北转型变革蕴含的思路、空间和活力。
华强电子世界改造后焕然一新。
焕新:旧商厦变身新商场
发展三十余年,市场老旧、空间狭小、管理粗放制约着华强北。要推动电子市场向高端化转型,老市场提质升级势在必行。
2023年下半年以来,华强北街道大力推动各专业市场开展“一场一策”升级改造,今年年初,福田提出“促消费十三条”,明确支持华强北电子市场实施综合整治,最高支持100万元。如今,华强北7家市场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内部改造。
率先尝到“头啖汤”的华强电子世界二店升级后人气爆棚。如今走进该店,曾经窄小的“一米柜”升级成为“类商场”环境的开放式、多功能消费空间,整体环境通透、明亮、美观,公共休闲场地也大幅增加,配合各类新奇特电子潮品琳琅满目,不时有主播穿行其中直播带货,消费氛围感全面“拉满”。
东北人惠忠臣2014年从义乌来到华强北开了一个小档口,最早以卖充电宝为主,如今已打造出自有品牌威纤(Viaking),去年,小档口升级成了门店,短短一年内又扩充到五家门店。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0%,特别是暑期到来后,生意火爆,营业额屡创新高。“今年消费电子行情比较热,我们又做了整体升级,现在工作日都有很多人过来采买,周末更是热闹。”华强电子世界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承珠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市场已出现“一铺难求”局面。
从市场走向“商场”,华强北商圈的专业市场人气旺了,也更加注重展示、体验和品牌,不再是货积如山的货品集散地。记者采访的多家市场负责人认为,在商业三大元素“货、场、人”中,早年华强北更多关注的是“货”和“场”,只要有好而全的货品及产业链,有好的商圈位置,就能获得成功;如今,新专业市场更多考虑从人的需求出发,叠加文化、生活方式等元素,转变为融交易、展示、服务、休闲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商业综合体,商圈活力自然越来越足。
记者多日走访看到,商场改造后,越来越多的形象展示店、潮玩集合店、AI+体验店、网红餐饮店出现在华强北,以高颜值、高体验感吸引着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前来打卡。“今年的购买人群中,国外、港澳旅客很多,另外一个比较大的转变在于来华强北逛街的年轻消费群体增加了非常多,因此我们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王承珠说。
培育:新产业激发新动能
昔日华强北的困境中,资源分散、商户单打独斗、品牌建设乏力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因而老旧商厦的改造升级,不仅仅是形象升级、空间“上新”,更重要的是发展业态的更新、发展逻辑的更迭。
2023年以来,华强北街道提出高质量发展新思路:紧紧围绕“三个中心”定位,推动电子市场高端化转型、商业空间时尚化转型、街区文旅网红化转型。
在电子市场高端化转型方面,华强北立足于本身的全供应链优势及创新生态体系,特别将低空经济等领域作为聚合产业动能的重要锚点,着重引导、培育新质生产力专业市场。
今年7月重新开业的曼哈智能数码交易中心成为了华强北这一轮转型升级的缩影。升级改造后,无人机、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品牌商户大批涌现。
在一楼核心区域,上市公司亿境带来的VR虚拟现实产品体验区达到了158平方米,能让消费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大疆无人机作为无人机行业的领军品牌,则占据了中心另一头最为显眼的展示空间,与品航无人机和飞凡无人机共同构建了无人机领域的“黄金三角”,让传统电子卖场曼哈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新路。
记者了解到,为助力福田加快低空产业前瞻布局,华强北街道计划推动设立华强北无人机专业市场,以曼哈市场、振华数码为展示及仓储主要阵地,打造华强北无人机产业集群。此外还将构建以低空经济产业为核心的低空经济楼宇建设,目前街道正推动华强北中航无人机企业申请建立专业楼宇,打造无人机产业集群,积极吸引无人机行业商协会入驻,通过协会的桥梁作用,吸引无人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潜在国内外客户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和提高华强北市场竞争力。
规范:标准化引领新发展
2024年4月,一批交易金额达27万港元的二手手机经来自华强北的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质量标准认证,通过皇岗海关报关后直达香港,完成了全国首单二手手机的出口订单,标志着中国二手电子交易在国际贸易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全国首单”的背后,体现了近年来深圳以华强北为主要阵地,以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为原则,正在加速构建二手电子交易市场标准化体系及产业集群的坚定步伐。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二手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438亿元增至2022年的4248亿元,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作为国内二手电子产品最大集散地的华强北,从良莠不齐到逐渐有序规范,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军认为关键节点是2022年4月,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制定并发布《深圳市检察机关电子产品翻新产业知识产权刑事合规指引(试行)》后,华强北、深圳、甚至全国的电子产品翻新从此有了法律护航,一个以合规经营为底色的高价值全新产业链得以形成。
2023年10月,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由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牵头的中国二手电子交易中心成立,华强北街道将原万商电器城改造升级,推动中心正式开业入驻,为华强北二手市场的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
李军介绍,运行近1年来,该中心从标准入手,搭建专业市场平台,逐步引导商家进行整个行业的规范运营。此外,中心组建了100多人的专业检测团队,采用先进的电子仪器完成多步骤检测环节,仅二手手机日检测量峰值就达到1000台,1-6月实现检测近10万台,准确率高达99%。
如今,打开中国二手电子交易中心公共服务平台,输入机型的IMEI、SN号等信息,就可一键查询检测机器的溯源质检报告,内部零部件、主板、屏幕等32项检测指标一目了然,后续平台功能还要持续升级,将推出标准宣贯、渠道覆盖背书、进出口业务等服务。不少华强北商家表示,二手手机如今有了“官方平台”认证,行业整体信誉水平得到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也实现了稳定增长。
记者获悉,接下来,华强北将持续完善市场合规机制,提升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有效聚合二手行业头部公司、互联网头部公司、商会商盟、培训机构以及物流企业等资源,进一步扩大中国二手电子交易中心的业务覆盖范围,打造全链条专业平台及运营体系,有效赋能二手电子交易市场高质量发展。
打出政策扶持、场景升级、服务增值组合拳,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加码标准化产业体系建设,在传承与变革的碰撞中,再次蝶变升级的华强北正在翻开新篇章。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