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林丽珠:中西合璧 播撒生命希望

南方日报
2024-08-29 12: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在对抗肿瘤的医疗江湖里,林丽珠是声名在外的“女医侠”。

面对癌症,林丽珠“合璧”中西医练就一身本领,与病魔较量斡旋;面对患者,她却多了份柔情,抚慰病痛,播撒生命希望……行医38年来,林丽珠下定决心:要做一名不让患者绝望的医生,即使不能保证生命的长度,也要有信心拓宽生命的宽度。

不争中西

林丽珠很少遇到恶性肿瘤的首诊患者。

诊室里,五湖四海的患者从印有不同医院标志的袋子里掏出一沓沓检查报告——来这里前,他们已到访了不同医院的肿瘤科诊室。在历经了一套套现代医学缜密检查与测算后,得到的往往是“无法治愈”“手术最佳窗口已过”“仅剩半年生存期”的结果。

林丽珠,成为了晚期患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多年来,林丽珠开出的绝大多数是中药处方,“七八十个病人,可能就一两个病人开西药,有时候一个都没有”。她也不依赖检查数据,必须亲眼看过病人,才能精确判断病人能接受何种治疗,“因为数据很能迷惑人”。

以中为主,也不排斥西医。在对抗恶性肿瘤的“江湖”上,林丽珠没有中西医“门第论”,练就中西合璧的技艺,主持肿瘤中医药研究课题近40项,参与新药研发项目近80项。2017年,治疗肺癌的二代靶向药物问世,但不少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了严重皮疹。林丽珠遍查古方,判断自己临床应用多年的“消疹止痒方”能起作用。于是,她带着团队深入研究古方成分和组方思路,整理严谨的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试验,研发出院内制剂“金花解毒搽剂”。

用爱把脉

生活中的林丽珠最怕麻烦别人,可遇上患者来“麻烦”自己时,她却心甘情愿。

林丽珠退休又返聘后,学生们经常“擅作主张”挡下了许多加号,只希望老师能够不再透支自己的身体。林丽珠知道后却说:“我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了,不过起码比很多病人身体要好,不忍心拒绝他们的求医愿望。”

林丽珠是真正的劳模、“老黄牛”,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因过度劳累患上肺炎,不得不住院,经过治疗稍有好转,又惦记起患者们。她让科室里的各组医生到床前汇报住院病人的治疗情况,和管床医生商讨患者的治疗方案,甚至还到患者床边看舌把脉。

在一次查房时,林丽珠注意到,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小刘脸色苍白,一掀被子,发现雪白的床单已被血液染红。紧急关头,林丽珠第一时间叫来医护参与抢救,又组织多学科会诊。通过手术、化疗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方案,小刘得救了。

成功保住生命的小刘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又犯了愁。为了安抚患者情绪,林丽珠发动科室募捐,筹得5000多元。拿着这笔“启动资金”,小刘回家乡开了一个蛋糕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这些年来,林丽珠率先在全国开设肿瘤本科班方向的课程,建立博士点,为中医肿瘤的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年,林丽珠的“小目标”是带领团队完成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益气除痰优化方预防高危肺结节进展临床研究,这一研究有望帮助患者更好控制高危肺结节进展,实现“不用手术”的目标,将会把中医治肿瘤推向新高度。

编辑 刘彦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周国和

(作者:南方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